遁隐的绘画艺术 [PDF全文]
(浙江科技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杭州 310023)

遁隐有遁世离群、避世隐居之意,反之则是入世合群、附世随行。从古至今,趋于两者之绘画艺术以自觉自愿或被逼无奈或半推半就等各种心态分为两路各行其道。不同的是,前者人数稀少,脚下之路由自己一步一步踏出; 后者则浩浩荡荡,由向导引领在宽阔大道上疾步前行。鉴于对遁隐的绘画艺术及绘画艺术的遁隐十分关注,从闭门自控、饥饿绘画、影子思想三条途径“透视”画者的大脑神经中枢和心脏气血经络,分析、诠释遁隐与艺术之关系。

遁隐; 艺术; 绘画
Painting art of reclusion
LIU Yinglin, YE Song, HUANG Liping
(School of Desig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Zhejiang, China)

Reclusion refers to the state of living apart from society, like a hermit. It's polar opposite is gregariousness or attachment. Painting artists of the two distinct schools have been advancing along two separate ways since ancient times - some are voluntary, while the others forced or opportunistic. The former, few in number, create and walk along their own way step by step, whereas the latter, in large numbers, all follow certain leaders striding along some broad avenue. Considering the focus on both the painting art of reclusion and the reclusion of painting art,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shed light on the cerebral nerve center and the cardiac blood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of this school of art from three “perspectives”-isolated self-regulation, painting in hunger, and idea of shadow, so as to better analyze and 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lusion and art.

引言

世上或许存在这么一种绘画艺术,这种绘画艺术让画笔和颜料始终沉浸于灵性的自我体验当中,把绘画行为的界限设定在远离普世、隔绝人群的意识空间里,其绘画风致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门户,绘画意向也从不插足于任何一个艺术体系。这种绘画艺术的灵魂是靠极端的个人主义打造的,并对艺术本我之存在极其忠诚,其艺术个体与艺术孤独之友谊恒久不变,艺术思想的奢侈只在自己的家中舒展。这种绘画艺术可谓之森林里的绘画艺术、逃离人群的绘画艺术、遁隐的绘画艺术。

1 闭门自控

设想某画家独居室内踱步而思或提笔作画之时,忽有同行扣门唤其外出:让我们一起去描绘世界吧,遁隐的绘画艺术家定会闻声不动、闭门不应。由于画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艺术愿望及看世界眼光也必是独立的,况且画家描绘世界定是描绘自己大脑之世界,与他人同行同描同绘岂不让人费解。绘画艺术与音乐、诗歌极为近似,都强调艺术家的独立性及个体意识,如果我们一起去作曲、我们一起去作诗不能成立的话,绘画艺术又怎可采用群体合作的方式描之绘之[1]

闭,是封闭或关闭,闭门之门不等同于通常的房屋之门,也不指身体的足不出户。闭门之门可谓之屏障、藩篱,应用于隔绝或拒绝。此闭门看似关闭房屋之门,实际是关闭心神之门,以求达到心神之清净。对艺术家而言,通过闭门完善自我沉潜、自我修心,以纯净的心灵来观察世界、判断世界,让思想居住在一个既安详又隐蔽的地方,以此阻隔外界的俗虑可称之为闭门[2]。自控,是自我控制,不被他思他言牵引,不听从外界杂音的召唤,不积极于群体沙龙之慷慨激昂,用自己的脉搏震动消除他人脉搏震动才可谓之自控。因此,闭门自控又当为遁隐,是遁隐绘画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遁隐绘画艺术所必须的最基本之基本[3]

闭门自控没那么简单,闭门自控的绘画艺术更不简单。当梵高初到巴黎时还不具有闭门自控的资本,他像个孩子一般东模西仿,以高更、塞尚为师为友急于加入现代绘画的群体之中。但当梵高突然发现绘画艺术的自我迷失越来越重时便立刻采取了闭门自控,找了一个适合自己完善个体意识且能够实现独立创作的阿尔小镇,才最终塑造了真正属于梵高本心的梵高。几乎是在同时,高更在南太平洋中部的塔希提岛,塞尚在自己的家乡埃克斯,与梵高一样闭门自控直至离世,也创造了能够称其为高更本心之高更,能够称其为塞尚本心之塞尚。事实证明,三位现代绘画巨匠绝不可以协同合力一起描绘这个世界,原因当是各自的独立个体与其他画家群体不容,甚至三位巨匠彼此之间也难以相容。由此三个极不相同的大脑只能是各自为战,各行其道,否则将会是头破血流[4]

伟大的艺术灵魂之特征即独立与个性,坚持独立与个性就必须隔绝与其不容之他扰。真正的绘画艺术如果没有在自我森林里长久地独居和生活,没有从不接纳外来访客,没有拒绝集体往来的闲情逸致,就不能够孕育出源于自我心灵深处与众不同的独特作品[5]

闭门与自控密切相关,自控需闭门,闭门还需自控。闭门而不能自控者往往是心猿意马、焦躁不安,他们的身体虽然生活在孤独里,却怀揣着一腔群体的愿望。闭门不能自控者会轻易被外界世俗的歌唱所感染,或者还时不时隔窗而望,恨不得立刻加入世俗歌唱的队伍当中,成为歌唱团体的一员,因为那歌唱的旋律如同化了妆的美人儿虏获了他不能自控的心。

统观世界美术历史,大多数画家和他的作品都不属于遁隐的艺术家或遁隐的绘画艺术,他们常常受群体性影响而又乐于把自己融入由向导指引的浩浩荡荡队伍当中。这样的绘画艺术也许很轻松、很愉悦,甚至有鲜花陪伴,有生活的幸福感,还有多余得很多的财富,所以他们的队伍才会如此浩浩荡荡。反之,遁隐的绘画艺术就会很艰难,常有心灵的痛感,甚至伴随着困惑、挣扎,有被冷落、被鄙视甚至还有对生活的绝望感,所以他们才会寥寥无几,人数稀少。要做到遁隐,做到闭门自控,就必须忍受生活的拮据,心灵的孤单。一个画家可以短时间遁世离群,沉潜思索,但一辈子遁隐,一辈子闭门自控就非常之难[6]

有一种遁隐的绘画艺术是带有发奋目的性的,虽也有被冷落,也有被鄙视,也曾经是真的在闭门自控,但闭门自控的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打开关闭已久的大门,突然看到门外遍地都是鲜花,顾不及着装就裸身跃入花的海洋,畅游在花的海面上浸淫鲜花的芳香。这种有目的之遁隐绘画艺术是长着阴险嘴脸的,类似穷苦出身之人有朝一日终于出人头地后的扬眉吐气,早已存有一颗奋发进取加大功告成的励志之心。此遁隐者原初之遁隐当然不属于心甘情愿、自觉自愿,此闭门自控者原初的闭门自控是基于谋划未来战争胜利之愿望的隐忍,或者说是卧薪尝胆。

如果把牛奶凝练成奶油就不会被水溶解,能够被水溶解的一定还是牛奶。所以,真正遁隐的绘画艺术之闭门自控是为了凝练心智,很像是永远不会踏进城市街巷的乡村农夫,一年四季都吃着自己家菜园子里的西红柿和辣椒,他们的心灵永远也不会沾染一丝一毫的化学物质。换言之,只有闭门自控的永久性才能够产生出真正遁隐的绘画艺术,真正遁隐的绘画艺术一定具有长盛不衰的永久性[7]

2 饥饿绘画

饥,因食物而产生的生理层面之反应; 饿,因食物而产生的精神层面之反应。饥饿是热量不够充足之现象,此现象能够促使人有进食的欲望,如果经常保持饥饿感,人的进食欲望就会时时出现并且长久。如果把饥饿放在遁隐的绘画意义当中,饥饿绘画里的饥饿就不是为了满足饥饿所造成的进食欲望了,恰恰相反,是要保持饥饿,消除欲望,甚至仅仅就是为了饥饿。古人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说,正是这个道理[8]

遁隐的绘画艺术与饥饿绘画很有关联。有意识的饥饿绘画就是有意识的遁隐,目的与闭门自控有些相像。如果有意识地不去满足进食欲望,绘画艺术独立之精神才能够时时出现并且长久。长久饥饿能够防止遁隐的绘画艺术遭到世俗引诱,保持绘画艺术的纯粹性。饥饿绘画作为一个象征性词语,如前面所谈的闭门自控那样,也是要拒绝外来意识侵入的,尤其是要远离那些外表华丽而实质庸俗的世俗艺术,因为外表华丽而实质庸俗的世俗艺术如同美味之食物,所以,保持饥饿就是不要去触碰那食物。饥饿绘画可谓是脱离世俗的绘画,不迎合、不献媚的绘画,饱含自我、独立个体的绘画。因此,不触碰庸俗食物的绘画才是纯粹的艺术和艺术的纯粹[9]

虽然这里讨论的饥饿是精神层面的饥饿,事实上,生理的饥饿与遁隐的绘画艺术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原因是由于人类身体的欲望不懂得节制,如果放任身体的欲望,它就会无节制地索取和吸收。如果没有能力驾驭肚皮,管住自己的胃和舌头,就别指望能够管住自己的心,管不住自己的心也就达不到真正遁隐的绘画艺术。

人之高尚在于积极而主动地选择去过本来可以避免的艰苦生活,而主动选择艰苦的生活,选择饥饿也是为了实现自我。饥饿绘画相当于遁世离群,绘画的遁世离群相当于自我封闭,自我封闭相当于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就是不追随引领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之向导手中的彩色小旗帜,因此就得不到世俗意义上的生活安逸和幸福。梵高就是一位饱受生理饥饿的遁世画家,他的生理愿望是想喝一碗浓浓的肉汤,但总是喝不到浓浓的肉汤。因此,梵高的作品就涵盖有一定的生理饥饿成分,这种生理饥饿帮助梵高成其为了梵高,帮助梵高的作品成其为了伟大的艺术。试想,假如梵高能够饱食终日不为饥饿发愁,他的绘画作品就不会是现在人们看到的含有一定生理饥饿成分的作品了。梵高和他的绘画作品作为遁隐的绘画艺术,正是因为生理饥饿过程持续进行得太过长久,梵高不得不长久地与各种外界世俗对抗,最后梵高超越了世俗,留存下来的绘画作品就是作为人格独立、纯粹个体、震撼后人的绘画艺术,就是饥饿绘画、遁隐绘画的精神性艺术[10]

人体的生理饥饿说明腹中无多余的杂物,遁隐的绘画艺术之饥饿说明该绘画无艺术以外之杂念,能够保持绘画艺术本质之纯净。饥饿绘画就是远离杂念、保持纯净、让艺术家过舍离而贫穷的生活,是艺术家坚守艺术之真诚所甘愿忍受的苦行,是画家为了坚守个体独特绘画艺术思想与社会世俗奋力抗争的内在动力,是纯洁画家心灵、提升画家水准的精神积淀,是把世俗的物质欲求与孤独的艺术精神严格分离的一堵厚厚的墙。饥饿绘画用长久的持续性的饥饿空泛其身,以严苛的自律行为把控自身,不被世间看似华丽风光的虚假艺术之外表所迷惑,在自我认识、自我思考的空间里把绘画艺术做得干干净净。反之,如果画家不能够隐忍饥饿而满足了饥饿造成的进食欲望,那么,在他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哪怕只吸收了一克荣誉和利益的蛋白质,他的画作里就会呈现出一克多余垃圾的诡异表情。

3 影子思想

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是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形象模糊,常指精神世界的体现。影子处在光的背面,属于暗部,但不是黑暗。暗部就是不张扬、不公开,或隐藏不露。遁隐的绘画艺术不张扬也不公开,规避外界的干扰,也就是隐藏不露。遁隐的绘画艺术不公开是不想与众生世俗对话,隐藏是不愿让众生世俗与自己搭讪,只愿意躲在自我封闭的阴影里自己与自己对话[11]

光很张扬,并产生刺激。影子隔绝了光,处在光的另一面,影子是没有受到光所刺激的地方,是块安静的地方。遁隐的绘画艺术喜欢在影子里安静,安静有益于思考,有益于产生思想,所以影子是产生思想的地方。思想,一般也称作是观念,属于理性认识,遁隐的绘画艺术需要观念需要理性所以也就需要思想。思,即思考,思考是人们经过大脑的逻辑思维后所产生的对大自然或人类社会之判断,这种大脑的判断正是人们可以称之为的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思想还可以看作是心里的打算,或是念头,或是大脑思维的活动,所以思想作为一种意识,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情感和行为方式,还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遁隐的绘画艺术就是要隐藏在影子里安静地独自思考,思考自己的艺术情感,对自然或社会作出自己独到的判断,并用思考得来的意识指导自己的艺术行为。如果说绘画艺术的尊严在于思想,那么就可以说,绘画艺术因思想而伟大,因思想而崇高,由此得出影子里的思想比光的照耀更伟大、更崇高[12]

在影子里思考不免会伴随有孤独,而有意识地自觉自愿地享受孤独反倒是向着自我内心的敞开,因为处于孤独中的艺术家之个体所产生的一切意识,恰恰就是真正绘画艺术所要表现的真实客体。在此现象中,影子的不张扬性格及其便于隐藏之功能为遁世离群的绘画艺术提供了孕育思想、生产思想的良好环境和土壤,因思想在影子里生成与存在,故称其为影子思想。思想之所以躲在影子里绝不是因为自卑而隐匿,也不是为了儒雅谦让而使人感动,它是为了警告自己不要像众生那样在灿烂光照下怀抱所谓的幸福过着习而不察的自欺生活。所以,影子里的思想就一直处在这个世界众生意识的反面,并把自己行为的界规限定在阴影的准则领域里[13]

现象世界背后有另一种捉摸不透的本质需要去探索和表现,那就是影子,探索影子的本质就是探索捉摸不透的思想。遁隐的绘画艺术之所以成其为真正的艺术,就在于它能够闭门自控、能够隐忍饥饿,能够隔绝光照下众生看得见的东西,在自我艰苦的环境中把影子里众生不可见的思想搜索出来[14]

光的本质与影子的本质不同,光不是隐藏,而是认清、看清,看清别人也让别人看清自己。光还是一种能量的形态,它的能量之大表现在可以从一个透明物体传播到另一个物体,因此,影子为了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很好的隐藏,就必须用不透明的实体遮挡物挡住光。

世上还有一种并不纯正的影子思想,就是它的遮挡物不是实体而是透明的。这种伪装的影子思想与闭门不能自控一样依然留有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不同的是它不用推开窗户向外张望,只要躲在一个不够暗的所谓的影子里,通过半透明的遮挡物就可以窥视市井的光亮下呼啸而过的跑车和跑车里的时尚。它不是真的要拒绝光亮,也不是真的要遁世离俗,它的身体躲在虚假的影子里,它的所谓遁隐也是一种假隐藏。伪装的影子思想并没有把自己行为的界规限定在阴影的准则领域之内,因此,伪装与虚假的遁隐不产生真正的思想[15]

遁隐的绘画艺术不喜欢光,不喜欢五彩缤纷,不喜欢热血沸腾,只有追捧花掌声的绘画才喜欢光。因为有了光,荣誉和利益就能够发现自己,自己也才能看到五彩缤纷,才能在五彩缤纷中热血沸腾[16]。因此,光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遁隐绘画艺术的对立者,影子思想才是遁隐绘画艺术最真挚的朋友。

4 结 语

遁隐的绘画艺术靠闭门自控得到安宁,靠饥饿绘画消除欲望,靠影子思想拒绝浮华。门、饥饿、影子,都是遁隐的绘画艺术免受浮华躁动侵扰的忠实捍卫者,遁隐的绘画艺术也是靠着它们才能够完成真正自我实现的。遁隐的绘画艺术之所以称之为遁隐,正是因为它能够真正做到闭门自控,真正实行饥饿绘画,真正守住影子思想。在笔者看来,遁隐的绘画艺术才是能够被称之为艺术的艺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