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全性与功效性测评模型研究 [PDF全文]
(1.浙江科技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杭州 310023; 2.蚂蚁金融服务集团 客户服务及权益保障事业部,杭州 310013; 3.浙江外国语学院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杭州 310023)

提出校园文化的七维度构架,并建立大学校园文化认知指数模型。通过对四所高校的调研与实证研究发现,校园文化的健全性与高校的办学等级、办学历史有一定的关联,因而省属一般高校存在明显的弱势,有待提高; 而校园文化的功效性与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省属一般高校可以通过差异化定位,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来获得认同。本研究结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评估提供了一种统计学方法,并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相应建议。

Study on evaluation model of efficacy and integrity about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GUO Junhui1, GUAN Xin2, XU Cuiwei3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Zhejiang, China; 2.Department of Customer Service 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Ant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Hangzhou 310013, Zhejiang, China; 3.

This study proposed seven-dimension frameworks of campus culture, and established a cognitive index model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nto four universities, the study found some relevance between integrity of campus culture and university school-running history or grade. Therefore, a provincial ordinary university has obvious weakness, waiting to be improved. The efficacy of campus culture has certain relevance to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n, a provincial ordinary university can foster characteristic campus culture to gain acceptance by resorting to differentiation positioning. This research has provided a statistical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offering references for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its campus culture.

引言

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由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目标。在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教育中,校园文化扮演着承前启后、潜移默化的作用。文化不同于其他因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校园文化具备组织文化、社会文化、品牌文化等内涵,并有大学文化的共通属性[1]。然而,部分大专院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办学条件弱、办学定位不清晰等原因,使校园文化建设滞后,导致校园文化不健全、校园文化特色不鲜明,对学生的校园学习、校园生活缺乏良好影响及合理引导[2]。从在校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大学生眼中的“真实校园”整体感受,从而判断校园文化对在校生的全面成长是否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及校园是否能成为健康向上、和谐依存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大学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用“文化熏陶”远比用“清规戒律”更体现人文关怀和符合使命。因此,本研究遴选了浙江地区的四所大学,分别作为985高校(杰出高校)、211省部共建或重点高校(精英高校)、省属一般高校的代表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在研究中,首先要使用一所985高校浙江大学的调研数据,来建立校园文化认知的指数模型,再以此为基准测评其他三所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全性乃至功效性。分析结果可为当前中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校园管理问题提供建议。

1 校园文化认知模型建构1.1 校园文化认知的结构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有二元说、三元说,目前最常见的是四元说,四元说把校园文化划分为四个维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3]。葛明贵等[4]将校园氛围划分成五个维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业压力、多样性发展以及秩序与纪律。另外,朱玉红等[5]将校园文化的所有维度分成了客观基础和主观基础两个方面。本文结合上述研究将校园文化认知分为以下七个维度。

第一维度为成长平台。它是校园的物质基础,包括校园中的绿化园艺,也包括校园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网球场、健身房等体育设施,还包括专业设置、图书馆藏、食堂餐饮等基础服务设施[6]。这些将有利于学生锻炼身体、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安心学习。第二维度为校园制度。它是学校组织、管理活动行使职权的客观依据,用条例或要求来规范和激励学生的行为。它包括学生管理、宿舍管理、奖惩等制度。公正、透明的校园制度对学生行为的引导有重要意义。第三维度为师者风范。优良师资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得到来自师长的指引和期望,更正自身的学习目标、生涯规划,进而明确努力方向,获得较快的成长。第四维度为校园精神,它包括校风、校训、校标、学术氛围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告知学生“真善美”的本质,是形成正义感的外在熏陶。积极进取的校园精神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生涯规划,使其受益终身[7]。第五维度为校园活力。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参加校园活动,有助于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学科竞赛、演讲辩论、社团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能力、协调能力。第六维度为学习氛围。学业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辛苦,然而,学生的使命要求他们不能轻言放弃。群体对个体起到促进效应或者堕化效应,较好的学习氛围自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热爱学习应该是校园中的主旋律,而不应被其他事物任意替代。第七维度为同学关系。校园中的同学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时处理职场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丰富大学生心灵生活,体验友谊、真情的一个源泉。而且良好的同学关系可以让学生们互帮互助、共同成长[8]

1.2 校园文化认知指数模型

本研究借鉴周志民[9]的观念建立校园文化认知指数模型,使用调研数据计算出校园文化认知结构中以上七维度的权重,从而达到评估高校校园文化健全性的目的。式(1)的CCCIT(total campus culture cognitive index)是校园文化认知总指数,式(2)的CCCIx是校园文化认知分项(维度)指数。分项共有七个,对应以上七个维度。这两个公式的建构主要是使用了统计学中的均值化、归一化、百分比化的处理。式(1)~(2)中:ex为第x分项的系数; x为1~7的分项序号; 1为分项序号起始点; 7为分项序号终结点; e1为分项1(校园活力)的系数; e2为分项2(同学关系)的系数; e3为分项3(成长平台)的系数; e4为分项4(师者风范)的系数; e5为分项5(校园制度)的系数; e6为分项6(校园精神)的系数; e7为分项7(学习氛围)的系数; ij为在第i个问题上的被调研者打分值j。a为第x分项所含问题的起始序号,分别是第1、5、9、15、18、21、24题; b为第x分项所含问题的个数,分别是4、4、6、3、3、3、3个,共计26个。

2 调研基本情况2.1 问卷结构

问卷调研于2018年1月在四所高校的自习室内进行调研。为了保障问卷的填写质量,对每份问卷的调研者和被调研者分别给予小奖励,共计回收有效问卷为816份。问卷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所属高校、学历、在读年级、所学专业; 第二部分为变量部分,在借鉴国内外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包括成长平台、校园制度、校园精神[10]、师者风范、同学关系[11]、校园活力[12]、学习氛围、校园归属感[13],问题测量均采用了七级量表。

2.2 样本人口特征

样本的人口特征分布特征如下。1)性别:在816份有效样本中,男生279人,女生537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4.2%、65.8%,比例较为合理,因为高校中一般女生比例大于男生,反映了现实情况。2)学校:浙江大学(985杰出高校的代表,以下简称浙大)的有效样本数为204人,占25%,它将作为校园文化认知指数模型的基础数据; 浙江科技学院(省属一般本科院校代表,以下简称浙科院)的有效样本数为200人(占24.5%),是本次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 而浙江工业大学(省部共建高校,以下简称浙工大)和浙江工商大学(省内财经类知名学府,以下简称浙商大)是精英高校代表,作为对比研究使用,样本分别为216人(占26.5%)、196人(占24%)。3)学历:本科生是高校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因而样本主要集中于本科生,共有747人,占总体的91.5%; 其余的硕士生58人、博士生10人,分别占7.1%、1.2%。4)年级:校园中大一、大二学生相对活跃,因而大一、大二学生占样本较大比重。一年级237人(占29%)、二年级310人(占38.0%),而大三179人、大四85人,分别占总体的21.9%、10.4%。5)专业:样本在各专业中进行适当的配比,其中工科类274人、理科类250人、人文社科类和体育类226人、艺术类66人,分别占33.6%、30.6%、27.7%、8.1%。

2.3 校园文化认知的量表分析

校园文化水平应当与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水平有较大的关系,通常985高校的文化建设相对健全。因此,研究选取浙江地区唯一的985高校浙大为基准,建立校园文化认知指数模型,之后以此来评估其他学校的校园文化健全性。因此,对浙大的204条样本数据进行效度分析,其KMO值为0.895,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x2)为3 474.312,显著度(sig.值)为0.000,表明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经过主成份因子的抽取法、最大方差的成分旋转法,得到如表1的旋转成分矩阵七个因子,解释总方差达70.661%。这些因子与预期的校园文化认知分项一致,需要再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来确定这些分项的权重。

表1 旋转成分矩阵<br/>Table 1 Rotation component matrix

表1 旋转成分矩阵
Table 1 Rotation component matrix

3 校园文化的健全性分析3.1 校园文化认知指数权重

使用AMOS20软件实施验证性因子分析,图1为分析后的路径图。图1中标记为矩形内的字母及数字是各问题序号,而标记为圆圈内的γ1~γ34是各问题或者变量的误差项。而椭圆内的“校园文化认知”对应式(1)的CCCIT,其余的变量对应式(2)的CCCIx。校园文化认知与各分项之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校园活力0.72、同学关系0.68、成长平台0.83,师者风范0.82,校园制度0.72,校园精神0.80,学习氛围0.67,即式(1)中的e1~e7,它们表示每单位的校园文化认知分数中各分项都按各自的比例存在。根据式(1)、式(2)就可以计算出浙大校园文化认知总指数及其分项指数。表2为其分析的拟合度检验值,可见一半指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这证明了该路径图的可接受性。

表2 模型拟合度<br/>Table 2 Model fitting

表2 模型拟合度
Table 2 Model fitting

图1 浙大的校园文化认知路径<br/>Fig.1 Campus culture cognitive path of Zhejiang University

图1 浙大的校园文化认知路径
Fig.1 Campus culture cognitive path of Zhejiang University

3.2 四校的校园文化认知指数

同理,将浙大的路径系数值(ex)和其他三校每个问题得分(ij)分别代入式(1)和式(2),计算出三校的校园文化认知总指数(CCCIT)和分项指数(CCCI1~7)。如前所述,这样做的目的是以985杰出高校浙大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范本,评比其他三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相反,如果以更多的高校样本数据作为标准,那么得到的将是“被平均”的标准,而得不到如何才能做到“杰出”的标准。表3为四校校园文化认知指数。

表3 浙江四校的校园文化认知指数<br/>Table 3 Campus culture cognitive index of four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表3 浙江四校的校园文化认知指数
Table 3 Campus culture cognitive index of four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表3可以看出在校园文化认知指数(CCCIT)上,由高到低的排列是浙大(81.341)、浙商大(75.092)、浙工大(71.896)、浙科院(67.154)。杰出高校浙大优势明显,精英高校浙商大与浙工大居中,一般高校浙科院较低,这种现象与四校的全国排名大致接近,即排名越靠前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越好。同时,四校的分项指数均值从低到高排列是校园精神(70.159)、师者风范(70.159)、校园制度(71.174)、学习氛围(73.209)、成长平台(74.357)、同学关系(78.082)、校园活力(80.775)。可见,代表“价值灵魂”的校园精神、代表“师生关系”的师者风范、代表“公正效率”的校园制度分项评价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而代表“社交友谊”的同学关系、代表“课外活动”的校园活力的两个分项评价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另外,代表“求知好学”的学习氛围、代表“助长环境”的成长平台的两个分项处于相对中等水平。这些反映了浙江四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生的实际感受,由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校园精神、师生关系、校园制度的不足,找出问题所在并去改善它。

各校自身内部指标之间也存在差异。例如,对于杰出高校浙大,校园活力较高,而师者风范、校园制度较低。这体现了即使在985高校中,教师由于忙于科研而疏远了与本科生之间的交流,另外还反映了高校规模化发展的结果是趋于制度的机械化,以损失制度的效率化和人性化为代价。对于浙商大,校园活力最高,但是校园精神、师者风范较低; 而对于浙工大,校园活力、同学关系较高,而校园精神、师者风范、校园制度、学习氛围较低。这两所精英高校虽然尚具规模和知名度,但是校园精神维度依然不足,体现了与百年名校浙大的差距,是它们未来需要解决的内涵问题。而对于一般高校浙科院,只有校园活力、同学关系较高,其他五项都较低,这或许反映了省属一般高校的普遍特征,也和高校自身的育人方针、培养导向、师生素质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4 校园文化的功效性检验

校园文化认知可以评估四校的校园文化健全性,这可以让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查缺补漏,并在校园文化管理上扬长避短。同时,校园文化认知对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存在影响。校园归属感不但反映学生在校时的充实感与幸福感,甚至影响到毕业后对母校的回忆、口碑和反哺意愿,是高校宝贵的无形社会资产[14-15]。温馨、健康、上进的校园文化能让学生产生校园归属感而不是校园倦怠感。在这里通过分析四校学生的校园文化认知如何影响校园归属感,从而达到检验校园文化功效性的目的。校园归属感量表在王莉娟[14]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修改,由“我从未后悔考入这个学校”“我能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爱”“学校就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感到自豪”“学校的发展与我息息相关”的五个问题组成。因子分析的结果是KMO值为0.901,并为一因子构造,累计总方差为73.372%,反映了量表的可接受性。

ln(CBS)=α+β1ln(CCCI1)+β2ln(CCCI2)+β3ln(CCCI3)+β4ln(CCCI4)+β5ln(CCCI5)+β6ln(CCCI6)+β7ln(CCCI7)(3)

式(3)为分析所采用的双对数回归模型,因变量是校园归属感(campus belonging sense,CBS)的自然对数,而自变量是校园文化认知各分项的自然对数,表4为回归分析结果。首先,通过校园归属感均值可知,四校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属于中等水平,对学生而言还算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得分从高到低是浙大、浙工大、浙商大和浙科院。其次,归一化后的相关值r浙大=0.600、r浙科院=0.666、r浙工大=0.668、r浙商大=0.658。这些验证了校园文化认知越好校园归属感就可能越强的逻辑性。但是,校园文化认知并不能够完全决定校园归属感的水平。这是由于学校不同,校园文化认知对校园归属感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其具体的影响逻辑需通过表4的拟合度及偏回归系数来解读。表4的调整R2值显示,拟合度从高到低排序为浙工大、浙科院、浙商大、浙大,即浙工大最高,浙大最低,而其他两所高校居中。杰出高校浙大在校园文化认知、校园归属感都居首位的情况下逻辑拟合度却最低,这是由于该校的校园活力、同学关系、校园精神、学习氛围四项对校园归属感有显著作用。对一般高校浙科院学生而言,校园活力、同学关系、成长平台、校园精神、学习氛围四项对校园归属感作用显著。对精英高校浙工大学生而言,同学关系、师者风范、校园制度和校园精神四项对校园归属感的作用显著。浙工大与浙科院的共同之处是校园精神都是负向影响校园归属感,而浙工大与其他三校不同的是,它是唯一一所校园制度有效影响校园归属感的高校,这体现了该校制度的人性化。另外,浙工大的师者风范对于校园归属感的作用最大,这肯定了该校教师对学生校园归属感的正面影响力。对另一所精英高校浙商大学生而言,其校园文化认知总指数虽然较高,但是对校园归属感起到显著影响的仅有成长平台与师者风范,而其他维度均未能起到显著作用。

表4 校园文化对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影响<br/>Table 4 Impact of campus culture on students campus belonging sense

表4 校园文化对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影响
Table 4 Impact of campus culture on students campus belonging sense

5 讨论与建议5.1 讨 论

本研究以改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出发点,调研和评估了浙江四校在校大学生的校园文化认知状况。四校的校园文化认知指数(CCCIT)的得分从大到小的排序是:浙大、浙工大、浙商大、浙科院。该排序与它们的办学历史、办学等级几乎一致。而四校的校园文化认知分项指数(CCCI1~7)趋势如下:校园制度、师者风范两项的认知分数居中,而学习氛围、校园精神、成长平台三项与同学关系、校园活力的两项刚好处在低与高的两个相对极点,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的“求知、求真、自立”有下滑迹象,而“友爱、活力、充实”有上升的倾向。这是社会风气、师资管理、学生工作等综合影响的结果。近年来有些媒体渠道发布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教学满意度等数据,省属一般高校并不乐观。这些高校中相对尚不完善或健全的校园文化,或对学生的全面成长缺乏引导力,进而自然影响到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

校园文化认知对校园归属感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浙工大、浙科院、浙商大、浙大。遗憾的是,作为杰出高校的浙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可能更多的受到学业学术成就、学校影响力等的影响,而较少受到一般性校园文化的影响。浙工大和浙科院均属于理工类高校,相比商科类高校浙商大更适用于模型,较好地体现了校园文化认知对校园归属感的影响逻辑。另外,校园精神有别于其他维度,对校园归属感有负向影响的倾向,这反映了校园精神没有真正深入人心。总体而言,校园文化对于校园归属感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即功效性尚有缺失。高校自身应首先加强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有较强的感染力,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不过办学历史短、办学层次低的学校尽管在校园文化认知上稍有逊色,但是通过较好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也可以获得较好的学生校园归属感。

5.2 对策建议

对校园文化认知的健全性分析可知,四校的师者风范、校园精神、成长平台的分数偏低,因此对它们的改善提供如下建议:一是加大学业支持,改善师者形象。加大学生们方便使用的电子数据库资源,并宣传表彰成功的学子,树立学习模范。在课堂上应多使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分享和交流学习经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二是回归办学的社会价值,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大学应该是基础科学的摇篮,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思想精神的自由探索者。大学应与这个基本定位相匹配,设计相应的高校标志、校训等认知识别系统,营造饱满的校园精神。三是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大学生成长平台,多样化资金筹集渠道,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例如,提高校园绿化面积、保障校园卫生,加强实验室、工程训练设施的建设。高校更应该密切接触社会相关行业,完善专业培养计划,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毕业生。

另外,通过校园文化认知的功效性分析可知,校园制度、校园精神对归属感的影响在四校中并不明显。第一,高校作为公办大型事业单位,通过权威性的规章制度来实现管理。而该制度或许更有利于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管理,而未必是更多的如何为学生服务好而存在。发达国家各高校的理事会当中必有师生担任理事,从而让学生拥有话语权,使校园的规章制度设计、事务决定更能有广泛的兼顾性。这一做法值得中国高校借鉴。第二,校园精神之所以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是因为其概念比较抽象,而且与学生并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尤其是在物质追求和实用主义至上的今天,“过分空谈”甚至可能让学生反感。因此,校园精神并不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要在日常中的学业管理、校园活动甚至在学校的重大决策中充分体现,让学生感觉到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学生才会拥护校园精神。

最后,若要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大学文化,因为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大学文化是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个性内涵,而校园文化是外化的,体现环境、活动和仪式等表层方面的内容; 大学文化侧重的是办学理念,而校园文化侧重的是如何贯彻办学理念的一种手段和措施; 大学文化已经被大学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因此,大学文化对校园文化形成质的规定性和导向性; 大学文化属于高层次的社会亚文化,它与社会主流文化有一致性的同时,又有其超前性和批判性,脱离这一大学文化为主线的校园文化或将杂乱无章[16]。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为最根本的一个自信[17]。中国的大学文化要为这个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做出应有的贡献,树立正确的大学精神。而校园文化要与这个大学文化相匹配,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校园,从而培养出具有文化自信的、勇于创新的、扎实奋进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可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培养中起着不可忽视时的作用。

6 结 语

本研究通过对浙江地区四所高校的调研分析,明确了校园文化认知的内部结构,首先,发现了校园文化的健全性与其办学层次、办学历史,而校园文化的功效性与其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有一定的关联性。省属一般高校在文化健全性上与杰出高校、精英高校存在差距,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然而,省属一般高校若有较好的办学定位,其校园文化的功效性可以占据上风,即一般高校足可以发展特色教育,从而获得差异化优势。其次,虽然当代大学生对代表社会属性的校园活力、同学关系的认知远高于代表纯真属性的学习氛围、校园精神,但是学习氛围对校园归属感的影响力并不逊色,这说明了大学教育依然应该是教学本位,即当代大学生貌似回避读书学习,然而内心却是崇尚该行为,这反映了学生一种比较纠结的心态。只有了解大学生真实追求的校园文化,才能营造感化学生心灵的精神家园。最后,大学文化不等同于校园文化,管理者努力推行的未必就是大学生所期望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