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西班牙语中动物词汇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PDF全文]
Melisa Barrueto Castilloa,潘 飞b
(浙江科技学院 a.人文学院; b.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23)
汉语和西班牙语中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由于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动物词汇除了本身具有的字面意义外,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比汉语和西班牙语中的动物词汇发现,一些动物词汇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象征意义; 一些动物词汇在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还有一些动物词汇在一种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任何象征意义。探究动物词汇象征意义异同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和母语为西班牙语的秘鲁两国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Comparative study on symbolic connotations of animal words in Chinese and Spanish
Melisa Barrueto Castilloa, PAN Feib
(a.School of Humanities; b.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Zhejiang, China)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words related to animals in both Chinese and Spanish. Due to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imal words not only have literal meanings, but also abound with cultural connotations. By comparing the animal words in Chinese and Spanish, it is found that some animal words share the same or similar symbolic connotations in two different cultures; other animal words have different symbolic connotations in the two cultures; there still exist some animal words which have symbolic connotations in one culture but no symbolic connotation in the other culture. Exploring the reasons behi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symbolic connotations of animal words will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inese and Peruvian cultures, promo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对动物的了解更加深入。根据动物的形体特征和生活习性,人们在思维中逐渐形成了对各种动物的某种特定象征,并体现在语言中。类似汉语中“像狐狸一样狡猾”的词汇出现在许多语言中,比如英语中有“as stubborn as a donkey”(像驴一样固执); 日语中有“鹤は千年は万年”(像龟鹤一样长寿); 西班牙语中有“trabajar como bueyes y caballos”(像牛和马一样工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反过来影响文化。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即使是同一种动物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

笔者(本文第一作者,Melisa Barrueto Castillo)作为母语为西班牙语的秘鲁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只有了解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习得汉语; 也只有了解中国和秘鲁两国文化的差异,才能消除跨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正如徐平强调的:“语言和文化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习得意味着文化的移入。”[1]因此,本文以汉语和西班牙语中的动物词汇为例,对它们的象征意义进行比较,将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象征意义的动物词汇; 第二类,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动物词汇; 第三类,文化象征意义互为空缺的动物词汇。针对三类词汇的象征意义分别进行实例解析及其根源分析,以增进对中国和秘鲁两国文化的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并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1 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象征意义的动物词汇

在汉语和西班牙语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语,其中一些词语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依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象征意义。如,狗、狼、牛和狐狸等。

1.1 词汇实例分析

在中国、秘鲁等许多国家,人们对狗都喜爱有加。但是在汉语和西班牙语文化中,狗在象征意义上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狗具有“忠诚、勇敢”等象征意义; 另一方面,它更多地被用作贬义,表示“残忍、邪恶、令人不快的人/物”。例如,汉语中有“狗仗人势”“鸡飞狗跳”“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词语; 西班牙语中有“Hacer un tiempo de perros”(糟糕的天气)、“morir como un perro”(毫无悔意地/孤独地死去)、“como perros y gatos”(冤家对头)等说法。

由于狼的残酷天性,在汉语和西班牙语这两种语言中,“狼”一词通常被赋予“邪恶、残酷、贪婪、虚假”等负面含义。汉语中有“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等词语,西班牙语中常用“tigre y lobo”(虎狼)、“corazón de lobo”(狼心)、“carácter de lobo”(狼性)等用以描述贪婪、残暴之人。汉语中“披着羊皮的狼”与西班牙语中“lobo con piel de oveja, o cordero”意义完全等同。

汉语中牛泛指各类牛,可以指公牛、黄牛、奶牛等。在汉语和西班牙语两种文化中,人们通常用公牛来表示健壮的人。例如,汉语中有“力大如牛”“牛高马大”等词语; 在西班牙语中,“ser un toro”(公牛)”意为“非常健壮”,“estar hecho un toro”意为“身体强壮”。两种文化中,牛还象征着“固执”,例如汉语中的“牛脾气”,在西班牙语中对应的是“carácter de buey”(牛脾气)。汉语中用“老黄牛”来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西语中用“trabajar como bueyes y caballos”(像牛和马一样工作)比喻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的人。在西班牙文化中,公牛还象征英勇,有胆量和经验等。被称为西班牙国粹的斗牛运动尽管在今天充满了各种争议,但无可否认这种健美雄壮的动物以其独特的高贵和勇敢迎接战斗,永不退缩,至死方休。

在汉语和西班牙语中,狐狸具有“狡猾、善于欺骗”等象征意义,狐狸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童话和神话故事中。西班牙童话故事El zorro y la cigüeña(狐狸和鹳)描写了狐狸的狡猾。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九尾狐狸、白面狐狸、玉面狐狸等具有勾心斗角、诱惑男性、祸害他人的邪恶本性。

汉语和西班牙语两种文化中形象相似的动物还有很多。比如,驴(asno/burro)是愚蠢、固执的; 羊(cordero, oveja)是安静、温顺的; 蛇(vibora)是阴险狡诈的; 猪(cerdo)是肮脏、贪吃的。

1.2 影响因素

以上动物词汇在汉语与西班牙语中的象征意义上的相同或相似,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动物的认知存在共同点。具体而言,同一种动物能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其第一影响因素是动物自身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人们视觉上感受到的动物本身的形体特征,自然而然地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牛、马等高大的动物给人以“健壮、勤劳”的联想; 老虎、狮子等的体态和毛色给人以“威武、雄壮”的联想; 麻雀由于体态小,因而汉语中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词语; 老鼠体型较小,而且几乎没有自卫能力,所以天敌特别多,因此行为十分谨慎,因而汉语中有“胆小如鼠”这一说法。西班牙语中有“Cómo has podido levantar eso? Estás hecho un toro.”(你怎么举起这个的?你简直是一头公牛。)这一表达,可见公牛给人们的联想与汉语一致。依据动物的生活习性,温顺的“羊”、贪吃的“猪”、忠诚的“狗”都已在人们的心里烙下了印记。

第二个影响因素是人们的心理喜恶,影响了他们对动物的褒贬形象的联想。例如,在任何国家,鸽子都是受到人们喜爱的动物,被称为“和平的使者”; 狐狸在多数国家被赋予贬义形象,源于人们对它的害怕和厌恶。究其原因,狐狸多为北方动物,长期活跃于欧洲的草原、亚热带和寒带丛林; 古代的欧洲集体农庄和村户多分散居住,人数少,田地临近荒野缺乏保护,经常有狐狸进入简陋的农庄偷走鸡蛋、家禽,并惊吓、咬伤牛羊等农户重要的经济来源,人们深受其害就把狐狸看作是邪恶、狡猾的象征。中国先秦时代寓言故事《狐假虎威》中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可见狐狸的狡猾,成语“狐假虎威”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他人。

2 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动物词汇

汉语和西班牙语中的一些动物词汇,因文化背景差异而具有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象征意义,如龙、虎、蝙蝠和猴子等。

2.1 词汇实例分析

龙是东、西方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存在于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及建筑物中。在中国,龙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中国民间有春节时“舞龙”和端午时“赛龙舟”的习俗。汉语中与龙有关的词语多为褒义。首先,“龙”含有尊贵之意,如皇帝的身体被称为“龙体”,皇帝的脸面被称为“龙颜”; 其次,“龙”含有祝愿之情,“龙凤呈祥”“望子成龙”“鲤鱼跳龙门”等词语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子女的期待与祝愿; 此外,“龙”含有夸赞之心,中国人常用“龙虎”夸赞杰出的人物; 用“人中龙凤”比喻人群中的佼佼者; 用“龙翰凤翼”比喻君子[2]。而西方的龙(dragon)在《圣经》里是魔鬼撒旦的化身,“迷惑普天下”,是邪恶和暴力的象征。在西班牙文化中,龙是一个会飞翔、擅吐火的怪兽,常被赋予贬义色彩[3]。欧洲著名的神话故事《圣乔治与龙》,也就是西班牙文化中的童话故事San Jorge y el dragón,讲述了上帝的骑士圣乔治经过激烈搏斗,铲除了欲将城堡主女儿作为祭品的恶龙的故事,体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在中国具有广泛象征意义的另一种动物是老虎。在中国文化中,老虎具有正、负两面象征意义。一方面,它与狮子一样被誉为“百兽之王”,象征威武和力量,有威镇百兽的阳刚之气[4]。比如,我们通常称勇敢的战士为“虎将”,说充满朝气的青年具有“虎虎生气”,说健壮可爱的男孩“虎头虎脑”。而另一方面,老虎通常被认为是凶猛残忍、冷酷无情的,因此汉语中有“虎口残生”“虎视眈眈”“苛政猛虎”等贬义的词语。西班牙语中与老虎有关的词语并不多,其象征含义有与汉语相同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同。比如,老虎可以用来指有实力的人; 还可以用来表示非常难闻的气味,如“oler a tigre”(闻见老虎)。

蝙蝠常常会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在中国,蝙蝠是好福气和幸福的象征,经常被用于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中,创作成吉祥图案,比如,五只蝙蝠画在一起,寓意为“天赐五福”,把蝙蝠和鹿放在一起,寓意为“福禄”。而在西方,蝙蝠则被认为是一种邪恶的不祥之物,也许是受到《吸血鬼》(Dracula)故事的影响,提起蝙蝠人们就会想到鬼屋、墓地和吸血鬼的故事,因此蝙蝠被赋予了丑陋、凶狠的象征意义。在万圣节庆祝活动中,蝙蝠总是被用作恐吓的元素,代表魔鬼和女巫。西班牙有民间故事Murciélagos: príncipes de las tinieblas(《蝙蝠:黑暗王子》)[5]

猴子在中国文化里颇受青睐,具有“聪明伶俐、活泼灵巧”的象征意义。在汉语口语中,猴子经常被用来描写调皮的孩子和特别聪明的人,如“猴儿精”。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机智、勇敢、调皮的孙悟空大大提升了猴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 而在西班牙语里,猴子则有“微不足道、滑稽可笑”的意思,与猴子有关的习语多为贬义,如“ser mas feo que un mono”表示外表不令人愉快; “pintada como una mona”常用来形容女人化妆化得很丑,像母猴子一样; a freír monos意为“滚开,去你的!”,该习语中猴子象征“令人讨厌的人”。

2.2 差异的原因

美国语言学教授萨皮尔(Edward Sapir)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6]。帕默尔也认为,“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7]。可见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汉语和西班牙语动物词汇在象征意义上的差异,实际上体现的是汉语和西班牙语两种文化的差异,受到了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不同的宗教信仰是造成汉语、西班牙语动物词汇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汉民族自古就崇拜龙神、龙王。在中国远古时代,在农牧业形成过程中,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至今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自称为龙的传人。因此在中国文化中龙具有祥瑞的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大力追捧。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由于被西班牙殖民近300年,其语言和文化均被同化,其宗教信仰也同样受到同化。西班牙语中龙所具有的负面含义源于基督教的《圣经》。

其次,汉语和西班牙语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也影响了动物词汇的不同含义。中国的汉字是音、形、义三结合的表意字,汉字的读音影响了人们对动物词汇的联想,如,中国人对蝙蝠的联想,是由于“蝠”与“福”字的谐音,人们通常会将蝙蝠的飞临寓意为“进福”,希望幸福会像蝙蝠那样自天而降。鲤鱼象征富裕,是由于“鲤”与“利”的谐音。西班牙语为表音文字,我们无法从它的词汇中直观地了解它的意义,因而也不会引起类似汉语词汇的联想。

此外,神话文学作品对动物的形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吸血鬼》中的蝙蝠、《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蝴蝶及《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等,进一步固化了动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久而久之,人们自然而然地赋予了它们特定的象征意义。

3 文化象征意义互为空缺的动物词汇

文化空缺是指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和历史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个文化社团里的语言、文化现象在另一语言社团里出现空缺。如汉语中的“四合院”和“绣球”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在英美国家不存在,就会出现文化空缺[8]。而西方人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中最为忌讳的数字“13”在中国文化中没有特定的含义。同理,一些动物在一种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没有任何象征意义。比如,西班牙语中的牡蛎和沙丁鱼,汉语中的蚕和喜鹊等。

3.1 词汇实例分析

牡蛎(ostra)不论是在西班牙还是在秘鲁都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生物。由于这种海洋生物几乎处于静止状态,因此西班牙语中“estar aburrido como ostra”(像牡蛎一样无聊)用来表示无聊的人或事,“ser una ostra”(做牡蛎)被用来指害羞的人。尽管牡蛎在中国也并不罕见,但在中国文化中不会引起此类联想。

在秘鲁,人们大量食用新鲜或罐装沙丁鱼(sardinas),因此人们对它非常熟悉。西班牙语中,当表示“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时,常用“como sardinas”(像沙丁鱼)、“como sardinas en lata”(像罐头沙丁鱼)等词语。当外人突然来访感到不适时,会用“echar otra sardina”(又一条沙丁鱼)。“la última sardina de la banasta”(最后一只沙丁鱼)则表示最后的标本或剩余的东西。但是,沙丁鱼在汉语文化中没有任何象征意义。

同样,在汉语文化中最为常见的“蚕”和“喜鹊”具有丰富的寓意,但在西班牙语文化中却没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生产绢丝织物的国家,被古代西方国家称为丝绸之国。“蚕”文化成就的丝绸文化一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9]。蚕的寓意丰富,经常被用于诗歌、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创作中。中国人历来赞赏“蚕”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品格。唐朝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有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宋朝张俞的《蚕妇》中有诗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此外,汉语中有大量关于蚕的成语,如“蚕头燕尾”“蝉联蚕绪”“谷父蚕母”“老蚕作茧”“佴之蚕室”等。喜鹊是中国人熟悉和喜爱的一种鸟类,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吉祥、喜庆的象征。古代文人墨客的诗作经常以喜鹊为主题,如唐代李白的《鹊》:“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传闻敕书至,却放夜郎归。”韩愈、李正封的《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室妇叹鸣鹳,家人祝喜鹊。”此外,各地民间的风俗习惯、绘画、对联、剪纸、影视、戏曲等方面都有喜鹊文化的一席之地。在农村,筹办婚礼时常用剪贴“喜鹊登枝头”来装饰新房; 在绘画中,“鹊登高枝”“鹊登枝头”也是常见的题材,为古今丹青之人所钟爱。喜鹊还代表着相思,先秦时期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中,喜鹊搭桥供二人相聚。因为这个传说,银河也被称为“鹊河”[10]。此外,汉语中有大量与喜鹊有关的成语,如“声名鹊起”“鹊返鸾回”“鸦鹊无声”“鹊笑鸠舞”等。

3.2 原因阐析

上述实例中牡蛎和沙丁鱼在西班牙文化中都具有象征意义,这主要是受当地地理环境和饮食习惯的影响。秘鲁西濒太平洋,其曾经的宗主国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拥有约7 8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不论是秘鲁还是西班牙,其渔业和海运都非常发达,因此西班牙语中有许多与海产、海运相关的词汇。例如,rémora是一种鲫鱼,长有椭圆形吸盘,常吸附于大鱼的腹部或船舶的底部,古人认为这有碍船舶行驶的速度,于是它便有了“障碍”的含义。“ser una rémora”便意为“充当障碍、绊脚石”。在秘鲁和西班牙,牡蛎和沙丁鱼都是人们日常的食物,因而人们赋予它们诸多联想并不为奇。

而中国位于亚欧大陆,农耕经济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它是一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牛郎织女》的故事名便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男耕女织”图,种桑养蚕、纺纱缝衣即是当时家庭的日常劳作之一。作为人们极为熟悉的动物,蚕为人类生存、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因此人们赋予它丰富、美好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此外,农耕经济造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蚕”文化成就的丝绸文化即是其中的典范之一。

喜鹊在中国文化中的美好寓意,是因为“喜鹊”名称中的“喜”字。中国农村婚礼和春节的窗花常用喜鹊登梅,寓意“喜鹊送喜、喜在眉梢”。

4 结 语

通过以上汉语和西班牙语中动物词汇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基本上一致,因此两种语言中存在着许多文化含义相同的动物词汇。然而,又由于文化的差异,两种语言中文化含义不同的词汇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此外,汉语和西班牙文化中各自存在着象征意义互为空缺的动物词汇。对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含义进行对比分析,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词汇的内涵,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中国和秘鲁两国的文化差异。

崔永华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汉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当今的语言运用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语言教学实质上就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11]。对于西班牙语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了解汉语、西班牙语词汇的文化差异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也有助于他们更有效地学习汉语,从而达到学好汉语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