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隐喻视角下汉语味觉词“苦”的语义变迁 [PDF全文]
(浙江科技学院 a.人文学院; b.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23)
隐喻在语义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感隐喻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反映了感官词之间的相互映射和意义变化。以通感隐喻为理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对味觉词“苦”的语义变化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多部辞书,总结其通感语义演变的实际过程。研究发现,“苦”的通感义项演变过程符合汉语通感隐喻的映射规律,并利用通感隐喻认知机制解释了“苦”的通感义项出现顺序不同的原因。梳理味觉词“苦”的通感语义演变过程,有助于更好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帮助留学生把握“苦”等味觉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
Semantic change of Chinese taste word “ku” from perspective of synaesthetic metaphor
NI Menga, ZHU Minb
(a.School of Humanities; b.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Zhejiang, China)
Metaph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emantic change. As a special kind of metaphor, synaesthetic metaphor reflects the mutual mapping and meaning change between sensory word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naesthetic metaphor,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combined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semantic change of the taste word “ku” through the corpus of Center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With the help of several dictionaries, the actual process of its synaesthetic semantic evolution was summari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synaesthetic items of “ku” conforms to the mapping law of Chinese synaesthetic metaphor, and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synaesthetic metaphor can be used to account for the different order of the synaesthetic items of “ku”. By sorting out the synaesthetic semantic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taste word “ku”, it is conducive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grasping the basic and extended meanings of taste words such as “ku”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引言

通感隐喻(synaesthetic metaphor)是指语言中某一感觉域的感知被用来描述另一种感觉域的感知,它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国外的语言学界对通感隐喻的关注较早,Ullmann[1]研究诗歌语言里的通感隐喻,提出通感的等级序列为: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Williams[2]从通感隐喻的角度研究了英语中65个感觉形容词的词义演变情况和映射规律,归纳出了比Ullmann的等级序列更加精细的通感映射模型,他将维度(dimension)分为颜色和声音两类。而在国内的通感隐喻研究中,赵青青等[3]50基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出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映射模型:(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嗅觉。该模型与国外学者提出的通感规律并不完全相同,现代汉语中的触觉和味觉、视觉和听觉可以互为源域和目标域,而英语中却是单向的映射。

汉语味觉词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类聚,味觉词的词义变化记录了人们对“味”的认知变化。本文以通感隐喻为理论基础,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味觉词“苦”的词义变化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其演变过程并探讨词义的通感隐喻表现形式和迁移的总体趋势,探索其通感转移是否符合汉语通感隐喻的映射规律。下文中的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of Peking University,CCL)语料库[4],并结合了《新华字典》《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对“苦”的语义进行分析。

1 “苦”的共时研究

汉语中的“苦”本是一种带有苦味的植物,《说文解字》[5]中解释道:“苦,大苦,苓也。”苏宝荣[6]解释为:“本指一种草药,其味极苦,谓之大苦。引申为五味之一的‘味苦'的‘苦',引申为‘劳苦'‘辛苦'。”

1.1 “苦”的义项简述

本文首先从共时的角度来探究“苦”的义项。笔者列出了《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中苦的义项:

《现代汉语词典》[7]中“苦”的义项有: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2)使痛苦,使难受; 3)难受,痛苦; 4)苦于; 5)有耐心地,尽力地; 6)〈方言〉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 7)姓。

《新华字典》[8]中“苦”的义项有:1)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 2)感觉难受的; 3)为某种事所苦; 4)有耐心地,尽力地; 5)使受苦。

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词典》中第1、3个义项和《新华字典》中前2个义项与感官相关,含义看似不多,但在具体语境中可以用不同的感官表达相同的含义。

表1 现代汉语中“苦”的通感义项分布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ynaesthetic items of “ku” in modern Chinese

表1 现代汉语中“苦”的通感义项分布<br/>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ynaesthetic items of “ku” in modern Chinese

同时,《说文解字》中“苦”的本义“苦菜”在《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及CCL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语料中均没有出现,说明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该义项,取而代之的是味觉概念,即像胆汁或黄连一样的味道,这时候的“苦”与“甜”相对,成为了现代汉语中“苦”的基本义。

在CCL语料库中,“苦”的语料共有115 119条,我们从中随机抽取10 000条语料进行分析。这10 000条“苦”字语料中含有通感义项的为670条,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视觉义项,最少的是嗅觉义项。现代汉语中“苦”的通感义项分布见表1

1.2 “苦”的通感义项分析1.2.1 味觉到视觉

“苦”本身的味觉含义会给人不好的感受,因此映射到视觉域中会给人不愉快的感觉,如:

例1 鸿渐无可奈何,苦笑接过来。(钱钟书《围城》)

例2 朱海鹏放下电话马上装出一副苦相,对常少乐直摇头叹气。(柳建伟《突出重围》)

1.2.2 味觉到听觉

“苦”映射到听觉中,好像说的话都带着苦味,如:

例3 “它们现在有母亲了,”觉民用苦涩的声音说。(巴金《家》)

例4 冉阿让带着一种自叹不如的愁苦声音回答说:“真漂亮!”(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1.2.3 味觉到触觉

“苦”投射到触觉中,这时的“苦”多隐喻为病痛、苦痛,如:

例5 各种苦痛的肉刑,吴英民都像铁汉子似的扛住了,这很使汪霞敬佩。(冯志《敌后武工队》)

1.2.4 味觉到嗅觉

嗅觉与味觉的关系比较密切,吴尧瑜[9]认为味觉和嗅觉可以整合和互相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生理联系,所以很多味觉词都可以形容嗅觉。这类“苦”的表达源于口鼻所感受到的同样苦涩的感觉,但它却是所有感官中出现得最少的,在随机抽取的语料中只出现了3次:

例6 当太阳离得很近,夹竹桃的花朵带着苦涩的香味开起来的时候,她在树底下跑得像兔子一样快!(残雪《苍老的浮云》)

例7 我是经得起父亲的鉴定的,浑身一尘不染,满是槐枝与艾叶的苦味与香气,头发虽然不多不长,却也刚刚梳过。(老舍《老舍自传》)

例8 一阵浓浓的香味,随风吹来,肉香饭香,驱逐了林间的苦涩气味。(曲波《林海雪原》)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苦”的义项涉及的感官十分丰富,五种感官都有所涉及。当然“苦”的义项不止这么多,但是本研究侧重考察与感觉有关的义项,因此其他义项就不一一列出。

2 “苦”的历时研究

味觉形容词“苦”是一个多义词,词汇的多个义项是随历史演变、社会发展逐渐增加的。袁行霈[10]将中国文学史从时间上划分为“三古七段”,其中先秦两汉为“上古”(公元3世纪以前),“上古”又分为两段,第一段为先秦时期,第二段为秦汉时期。魏晋至明中叶为“中古”(公元3世纪—16世纪),“中古”又分为三段,故第三段为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年),第四段为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为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年)。明中叶至五四运动时期为“近古”(公元16世纪—20世纪初期),“近古”又分为两段,故第六段为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年),第七段为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年)。由于本研究是从时间的角度梳理“苦”各个通感义项之间的线索,加上语料库的部分作品时间不详,如民国时期的语料并没有具体的时间,因此在分析时只能大致按照“三古”时间划分,并不细分“七段”。

2.1 上古时期

在CCL语料库中,上古时期的“苦”字语料共有715条,其中含有通感义项的语料58条,这一时期“苦”的通感含义主要集中在味觉领域,触觉领域出现得很少。上古时期“苦”的通感义项分布见表2

下面通过详细的例子对“苦”在这一时期的通感义项进行说明。

表2 上古时期“苦”的通感义项分布
Table 2 Distribution of synaesthetic items of “ku” in ancient times

表2 上古时期“苦”的通感义项分布<br/>Table 2 Distribution of synaesthetic items of “ku” in ancient times

CCL语料库中,“苦”在周代时就已经出现,《诗经》中就曾出现,如:

例9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周·《诗经》)

这里的“苦”指的是一种植物,段玉裁[11]解释为:苦,苦菜也。

例10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周·《诗经》)

“匏”是指一种葫芦,这里的“苦”指的是苦味,段玉裁[11]解释为:匏谓之瓠,瓠叶苦,不可食。

“苦”在春秋战国时期,依旧有指向味觉的义项,如:

例11 不知其甘苦之味。(春秋·《墨子》)

这里的“苦”指向味觉。

战国时期出现了指向触觉的义项,如:

例12 自苦而居海上。(战国·《吕氏春秋》)

这里的“苦”表示病痛,高诱[12]解释为:苦,伤也。

例13 皆甚苦之。(战国·《吕氏春秋》)

这里的“苦”也表示为病痛,高诱[12]解释为:苦,病之也。

综上,“苦”最初的意思“苦菜”在周代出现过,后慢慢消失,“苦”的味觉含义被广泛使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苦”的含义指向触觉,意为“病痛”。因此,上古时期“苦”的义项经历了从味觉到触觉的变化。

2.2 中古时期

在语料库中,中古时期的“苦”字语料共有8 376条,其中含有通感义项的语料269条,这一时期“苦”出现了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的语料中并未出现“苦菜”这一义项。中古时期“苦”的通感义项分布见表3

表3 中古时期“苦”的通感义项分布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synaesthetic items of “ku” in medieval times

表3 中古时期“苦”的通感义项分布<br/>Table 3 Distribution of synaesthetic items of “ku” in medieval times

下面通过例子对“苦”在这一时期的通感义项进行说明。

例14 甘松桂之苦味。(六朝·《全刘宋文》)

这里的“苦”指向味觉。

例15 所苦便愈。(六朝·《三国志》)

这句讲的是华佗为广陵太守治病,这里的“苦”意为“病痛”,指向触觉。

例16 风尘萧瑟多苦颜。(唐·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例17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唐·李白《关山月》)

例16意为:流落风尘而郁郁寡欢。这里的“苦”表示脸色愁苦,指向视觉。而例17中“思归多苦颜”里的“苦”同样描写的是脸色愁苦、难看,指向视觉。

例18 乞食之声甚苦。(宋·《太平广记》)

这句话意为:乞讨的声音十分凄苦。这里的“苦”表示声音凄苦,指向听觉。

综上,中古时期的“苦”的通感义项除了涉及味觉和触觉以外,还出现了视觉和听觉上的指向,其中以涉及味觉的语料居多。

2.3 近古时期

语料库中近古时期“苦”的语料共有10 108条,其中含有通感义项的语料385条,比中古时期略少。这一时期“苦”的通感语义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上延续了上古至中古时期的词义。味觉义项的语料数量减少,而触觉与视觉义项的语料增多。近古时期“苦”的通感义项分布见表4

表4 近古时期“苦”的通感义项分布
Table 4 Distribution of synaesthetic items “ku” in near ancient times

表4 近古时期“苦”的通感义项分布<br/>Table 4 Distribution of synaesthetic items “ku” in near ancient times

近古时期的语料大多为小说题材,在小说中使用“苦”的通感义项,使情节描述更加生动,增加了小说的可看性[13],如:

例19 你只看他终日愁眉苦脸,年未弱冠,须发已白。(清·《镜花缘》)

这句话中的“苦”表示脸色愁苦,指向视觉。

例20 满寨尽是哀苦之声,纷纷诉说。(清·《侠女奇缘》)

这句话中的“苦”表示声音凄苦,指向听觉。

例21 从实说来,免受皮肉之苦!(清·《海国春秋》)

这句话中的“苦”表示痛苦,指向触觉。

表5 “苦”在不同时期的通感义项变化
Table 5 Changes in synaesthetic items of “ku” in different periods

表5 “苦”在不同时期的通感义项变化<br/>Table 5 Changes in synaesthetic items of “ku” in different periods

综上,从通感的角度,古代汉语中“苦”的义项涉及味觉、触觉、视觉、听觉,但是并没有发现关于嗅觉的描述,而且“苦”不仅可以用于描述人,还可以描述事物。“苦”在不同时期的通感义项变化见表5

经过对CCL语料库中相关语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苦”字语义的发展过程。其最早的含义为“苦菜”,在《康熙字典》[14]和《古代汉语词典》中均出现了这一义项。CCL语料库中仅周代出现了这一义项。随后“苦”的味觉义项被广泛使用,进而发展到触觉、视觉和听觉领域。因此,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古代汉语中“苦”的通感义项发展的大致顺序为:本义苦菜→味觉→触觉→视觉/听觉。

在“苦”的共时分析中,我们发现了“苦”的嗅觉义项,因此结合“苦”的共时与历时分析,“苦”的通感义项发展的大致顺序为:本义苦菜→味觉→触觉→视觉/听觉→嗅觉。

3 “苦”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

由于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苦”的本义“苦菜”,因此除去“苦菜”这一义项,“苦”的通感义项发展顺序为味觉→触觉→视觉/听觉→嗅觉。这一顺序与国外学者提出的通感模型并不完全相同,无论是Ullmann的等级序列还是Williams归纳的映射模型中,触觉到味觉都是单一方向性的,而汉语“苦”的通感义项可以从味觉映射到触觉。Zhao等[15]认为,通感是人类神经认知活动和语言互相作用的结果。中西方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意象图式,所以汉英通感映射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于通感隐喻的认知机制,Shen[16]通过实验表明通感隐喻和其他类型的隐喻一样,遵循从基本的、可及性高的范畴映射到复杂的、可及性低的范畴的认知规律。赵永峰[17]从体验认知(embodied-cognition)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基本味觉词的通感隐喻模式,他总结出“bitter+名词”的通感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由此可以看出体验认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王寅[18]认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思想是体验认知,语言是人们与现实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根据体验认知理论,与身体接触较多和身体体验性较高的,一般在隐喻中充当源域; 而与身体接触较少和身体体验性较低的,一般充当目标域[19]。触觉和味觉这两种感觉需要人类的感觉器官与物体进行直接接触,因此触觉和味觉往往会比其他几种感觉的身体体验性程度更高。这个观点解释了为什么“苦”的最早的引申义项是味觉和触觉领域,而不是其他的感官。

除此以外,赵青青等[3]53还发现,现代汉语形容词的映射规律除了受到身体体验性的影响外,还受到感觉显著性的影响。触觉和味觉因是直接接触型感觉,所以可及性比视觉、听觉和嗅觉高; 而在非直接接触型感觉中,嗅觉的身体体验性程度和感觉显著性程度都比视觉和听觉低。这个观点解释了为什么嗅觉与味觉的关系虽然很密切,但“苦”的嗅觉义项却出现得最晚。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味觉词“苦”的通感义项演变过程符合赵青青等提出的汉语通感隐喻映射规律。同时,根据体验认知理论,从五种感官间身体体验性程度的差异和感知显著性程度的差异可以解释“苦”的通感义项出现先后顺序的不同。

4 结 语

本研究从通感隐喻的视角,通过CCL语料库系统地考察了味觉词“苦”的语义变迁及其通感迁移的规律。研究发现,“苦”的通感义项发展顺序大致为:本义苦菜→味觉→触觉→视觉/听觉→嗅觉。通过感官间的身体体验性程度差异与感知显著性程度差异可以解释味觉词“苦”的通感义项出现先后顺序不同的原因。

由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只局限于CCL语料库,部分时期的语料偏少,如隋朝的语料缺失,可能会对语义演变的梳理有所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增加语料的来源,以完善每个时期的通感语义演变特点。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