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影视+国情教育”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PDF全文]
(浙江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杭州 310023)
调研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课程现状,分析其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问题,提出国情教育融合影视的创新课程。“影视+国情教育”课程融合了影视艺术和国情教育理念,为提升国情教育质量提供了实用性的创新思路。创新课程的研究不仅能提升国情教育的教学效果,还为国情教育课程创新提供了有效建议。基于布鲁姆认知分类学理论,通过遴选当代优秀影视作品,搭建数字影视资源库,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学习社群,旨在构建具有时代性、共情性、多元性的“影视+国情教育”创新课程,实现国情教育和新时代同频共振,构建多元互动的课程大纲,提升国情教育的有效输入,激发学生对中国故事的创造性表达,助力传播中国好声音。
Research on teaching innovation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course of “Film and Television+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WU Yuwei, SHU Andi
(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Zhejiang, China)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urses on 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ir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odels, and proposing innovative courses that integrate 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with film and television. The cours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has integrated the concept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providing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The research on innovative courses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but also provide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Based on Bloom's cognitive taxonomy theory, outstanding contemporary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were selected to have built a 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resource library, by harnessing virtual reality(VR)and augmented reality(AR)technology, and using new media platforms to set up learning communities. The aim is to build an innovative cours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with epochal, empathetic, and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achieve resonance between 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and the new era, construct a diverse and interactive syllabus, enhance the effective input of national education, stimulate students' creative expression of China's stories, and help spread the good voice of China.
引言

中国独特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子来华深造。据内部资料统计,2020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的36万余名学生来华留学,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我们正面临着塑造更为真实、立体和全面国家形象的紧迫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国情教育被视为传播中国好声音的重要途径,具备发挥国家形象塑造功能的独特潜力。

根据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文件,要求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1]。因此,各大高校陆续开设国情教育相关课程,但国情教育在传统教学中往往难以取得显著成效。这一现状的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来华留学生普遍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模式,一般课堂难以满足他们的多样性学习需求。其次,国情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其教材未能充分传达新时代中国的多元故事和丰富内涵。影视作品作为天然的中文教学资源,蕴含了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等知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讲述“中国故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达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是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

1 国情教育课程开设现状

随着国情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国情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笔者对国内部分高校的国情教育课程进行了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不同高校对国情教育的认识与实施,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创新与挑战。

1.1 国情教育的课程设置

2017年出台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中规定:中文和中国概况是高等学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必修课[2]。“中国概况”是各大高校在来华留学生课程体系中最早开设的中国国情课程,是一门介绍中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必修课,可见其重要性。据调查,在国情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除了传统的“中国概况”外,一些高校逐渐引入更具体、实践性强的课程,如浙江科技大学的来华留学生课程中开设了“中国社会与风俗”和“今日中国”,内容涵盖中国地方文化特色、社会经济发展案例、科技创新成果等,前者关注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后者关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还有一些高校以国家政治经济为核心,开设“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课程,探讨中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独特经验和模式。该课程有助于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情况,但由于来华留学生普遍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授课教师要避免对国家特定政治经济模式进行过于主观的解读。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国情教育课程的调查研究发现,其课程设置的主题普遍集中在“中国概况”“中国文化”“文化体验”“文化实践”“中国发展”等关键词。高校国情教育课程名称关键词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国情教育课程名称关键词<br/>Fig.1 Keywords of courses on 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图1 高校国情教育课程名称关键词
Fig.1 Keywords of courses on national conditions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根据文献分析可知,各大高校在国情教育课程设置上对文化性和实践性的注重是主要趋势,但课程设置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高校国情教育主要开设政治、经济、文化等子课程,因缺乏整体设计,各高校课程呈现出一定的分散性和差异性。

1.2 国情教育的教学模式

中文是来华留学生学业的基础,也是国情教育的基础。高校在设置国情教育课程时也将中文的学习放在首位,围绕中文的听、说、读、写开展的各类课程中不乏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内容,但此类课程一般将教材的内容当作学习语言的材料,而未将其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国情教育课程则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内容作为课程目标,让学生形成对中国国情的全面认知。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也要转变,因此国情教育的教学模式不能简单地套用语言教学的模式。据了解,来华留学生喜欢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也喜欢实地考察体验获取经验,然后探究事物的由来及其意义与内涵[3]

笔者通过对各高校国情教育的调查发现,高校普遍实行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体验和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各高校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来华留学生不仅在第一课堂得到知识的熏陶,还在第二、第三课堂得到了更全面的文化体验和实践,如浙江科技大学对来华留学生的国情教育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建设浙江省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开展一系列创新教育活动。其中,留学浙科“五洲系列”和“留声系列”是突出的特色项目,涵盖了国际文化节、暑期中外实践团、来华留学生诵读比赛等多元的文化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

2 “影视+国情教育”课程的定义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具有贴近日常生活的特点,能够呈现中国文化,使学习者有很强烈的代入感[4]。国情是综合性、动态化的概念,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国情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是与时俱进、动态调整的[5]。中国国情教育是关于国家历史、社会制度和文化传播的课程,在“影视+”模式下,国情教育更能借助其生动的影像,使抽象的国情知识更具体、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

“影视+国情教育”课程融合了影视艺术与国情教育理念,课程通过影视作品与国情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利用影视作品的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元素,提升学生学习效能,通过观影、讨论、项目学习和实地考察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从而培养出更多知华、友华和爱华人士,引导他们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6]

3 “影视+国情教育”课程设置的意义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通俗而生动的文化表达方式,能够使来华留学生轻松地接触中国国情,反观现实生活,达到情感共鸣。“影视+国情教育”课程通过选取符合新时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中国影视作品,让来华留学生在影视作品中学习、探索、应用国情知识,并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使中国声音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3.1 实现国情教育和新时代同频共振

影视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因其独特的时效性和多元性,在国情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如任孟山教授所强调的,“中国版中国故事”需向国际社会传达“何以中国”及中国行动与道路的深刻内涵[7]。课程精心挑选当代影视作品中的电影和电视剧,如《流浪地球》《你是我的荣耀》等,既真实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风貌,又贴近年轻一代的生活体验,为来华留学生打开了解当代中国的视角; 纪录片和综艺节目,如《柴米油盐之上》《“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不仅讲述了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还蕴含了深刻的时代内涵和价值观念。此外,中国影视作品中不乏强调社会正能量和家国情怀等主题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万里归途》等,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并促进他们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影视作品作为课程资源能够让国情教育与新时代实现同频共振,充分展现课程的时代性。

3.2 提升国情教育课程内容的有效输入

“影视+国情教育”课程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情感认知理论的核心理念,能更好地促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度理解和情感投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体现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知识的共同构建。通过引入当代影视作品,学生从观影、讨论、分析等教学活动中建构国情知识,同时通过同伴合作以加深理解。这种互动性与合作性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提升国情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情感认知理论的应用体现在情感对学习的积极影响。影视作品作为情感表达的强大媒介,通过视觉、音效等方式深刻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课程通过选取充满正能量和情感共鸣的影视作品,强调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主题,有助于引发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情感投入和认同。这种情感体验不仅使国情教育更加深刻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同时还激发了他们更深层次的学习动机。

3.3 助力传播中国好声音,提升国家软实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要义。讲好中国故事要做到四个“情”字。有故事情节,有生活情绪,有人物情感,有家国情怀[8]。新时代中国影视作品就是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扩大国家国际传播影响力的重要媒介。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要求培养会讲中国故事的优秀传播人才,而“影视+国情教育”课程旨在培养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国故事的优秀传播人才。“影视+国情教育”课程通过从欣赏到分析、从比较到理解、从应用到创新的课程理念,重视培养来华留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表达,使中国故事更贴近国际观众,使他们成为真正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优秀传播人才,成为中国文化的生动代言人,为国际社会建立起中国友好、开放的形象,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4 “影视+国情教育”课程教学创新的路径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载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便利、快捷、权威的途径。让来华留学生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课程学习是主要途径,也是第一途径[9]。“影视+国情教育”课程贯彻全方位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理念,以认知规律为指导,建构具有时代性、多元性和共情性的创新课程。

4.1 课程资源的创新

“影视+国情教育”课程是以影视作品为载体的国情教育课程,因此影视作品的选取尤为重要。专家学者们对汉语教学中影视材料的选取原则提出过不少建议:一是针对不同教学目的,选择不同影视材料; 二是选择影视材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 三是题材多样化,要能反映汉语言文化的不同方面[10]。现成的、与当代中国个体价值观念相关的、易理解、令人愉快的故事性影视作品,最适合入选独立设课的对外汉语影视文化课[11]。相关研究虽已提出诸多影视材料的选取原则,但并未在文章中依据原则列举影视作品资源名单以供参考和实践。

笔者对近五年中国影视文化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从影视作品的来源、题材和文化价值这三方面提出以下选取建议。

第一是审慎考察影视作品的来源。中文教师通常依赖个人经验和喜好进行作品选择,带有较强的主观意识性。为了规范影视作品的选择,课程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相关推选名单和国家电影局主办的华表奖获奖名单作为选材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监管广播电视行业,其举办的评选活动和推出的优秀影视作品名单可视作国家层面对影视艺术作品的认可和推介。名单中,一是“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二是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三是“优秀海外传播作品”。国家电影局是国家电影工作的管理部门,其主办的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最高政府荣誉奖,其获奖名单可作为“影视+国情教育”课程的权威性资源库。

第二要严格筛选并审视其题材和内容。作为课程资源的影视作品不仅类型要丰富,内容也要积极向上,紧跟时代发展。中国当代影视作品根据题材可大致分为家庭片、都市片、爱情片、科幻片、喜剧片、悬疑片、革命片、武侠片、古装片、玄幻片等。有研究者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有限度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要全方位介绍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化景观和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精神风貌[12]。笔者整理了近5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三个代表性评选作品名单和华表奖获奖名单,剔除部分不符合作为教学资源条件的作品,最终获得134部影视作品,并对作品的类型、题材、主题进行分类,归纳出以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为类型,以传统文化、剧情、都市、喜剧、历史、社会为题材,以社会发展、科技、农村、情感、思政、文学、节庆、音乐、科幻等为主题要素的影视资源分类表,举例见表1。此表所列的影视作品类型丰富,题材多样,主题不仅包含了当代社会的热点要素,还兼顾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此创新课程影视素材的可靠来源。

表1 影视资源分类表
Table 1 Classification tabl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resources

表1 影视资源分类表<br/>Table 1 Classification tabl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resources

第三,影视作品的选择应重点关注其所蕴含的文化与价值观。影视与社会、影视与政治、影视与大众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呈现出这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精神面貌和善恶标准[13]。笔者遴选出的影视作品,具有叙事方式多样,表达演绎多维,文化和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共同特征。例如《流浪地球2》作为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在科技和未来的概念外衣下,蕴含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延伸和发展。《理想之城》是一部现实主义基调的电视剧,着重展现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冲突和抉择,蕴含了“不忘初心,积极向上,追求理想”的新青年价值观,并在剧中展现出道德、人性、正义、诚信的价值取向。纪录片《非遗里的中国》通过走进非遗发源地,探索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非遗+”模式,创新推出沉浸式的互动节目,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影视作品的文化与价值观是决定其是否具有传播能力和价值的核心因素,也是“影视+国情教育”课程选材考量的关键点。

4.2 课程体系的创新

课程的建构就像搭房子,框架尤为重要,笔者运用布鲁姆的认知分类学(Bloom's Taxonomy)理论来建构“影视+国情教育”课程框架,从认知层面让来华留学生逐步加深对中国国情的理解。

布鲁姆将学生的心理发展分为认知、情感和心因动作机能三大领域。他提出认知目标分类学,并在2000年前后,由安德森等人出版修订版本,提出认知过程维度分为记忆(remembering)、理解(comprehension)、应用(applying)、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和创造(create)[14]。“影视+国情教育”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中国国情为目标,培养知华、友华、爱华人士为主旨,传播中国好声音为愿景的课程。层层推进的课程目标,需要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应用和二次创作,这与认知目标分类学提出的渐次具体的分类方法相吻合,是指导本课程建构的较优选择。

根据目标分类学的特点,“影视+国情教育”课程将提前安排好各类影片赏析的前后顺序,有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中国国情。通过选择较易共情的影片,如题材为都市、喜剧、古装、自然等,主题为家庭、科幻、情感、奋斗、农村等影视作品,使来华留学生在最初的学习阶段能够轻松实现情感共鸣,使他们在愉悦的观影中初步建立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基础。随着课程的渐进发展,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更为复杂和深刻的主题,如社会、历史、人文、遗产、传统文化等主题的影视作品,加深他们对中国国情的全面理解。

基于认知目标分类学,“影视+国情教育”课程的大纲分为三大模块。首先,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回忆,来华留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赏析,建立对中国国情的基本认知。然后,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应用和分析,来华留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以更为深刻的视角解读中国国情,并分析影视作品中折射的文化差异和社会现象。最后通过创新项目和同伴评价,来华留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承担创新课程项目,例如短视频创作和拍摄、国情主题论坛设计和开展、风土人情考察与实践等,进一步展现他们对中国国情的理解。

4.3 课程教学的创新

在国际科技中文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情教育课程理应顺应时代发展,拥抱现代科技,通过科技赋能教育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优秀来华留学生。“影视+国情教育”课程希望通过选取优质中文影视资源,逐步建设国情教育数字影视资源库,为国情教育提供丰富、生动、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建构多元互动的课程体系,采取科技赋能课堂教学的理念,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学习社群,传播中国好声音。

崔希亮教授在《国际中文教育的十二个重点研究领域》一文中提出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重点研究领域,国际中文教育特别需要一些大型的数据库、语料库和真正能够进行智慧操作的教学平台[15]。国情教育数字影视资源库的建设是科技赋能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实践。资源库应对资源进行细致的分类和标注,设置详尽的标签和元数据,以提高用户搜索和定位资源的效率; 同时要建设稳定的数字存储系统,以确保资源的长期保存和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以共建共享的理念搭建线上影视资源库,增设影视作品的留言板、标签等模块,形成线上互动生态圈,推动资源的创新利用。建设国情教育数字影视资源库的优势其一是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风格,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影视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 其二是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也为国情教育提供了更大的辐射范围,使教育内容更广泛地传播,提升国情教育的影响力。

虚拟现实(VR)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手段,正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学习体验。VR课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可以通过VR技术进入一个模拟的电影场景,呈现的视觉刺激比起平面的影视欣赏又更上一层。课程引入AR增强现实技术,与VR不同,增强现实并非将用户完全沉浸到一个虚拟的环境中,而是通过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元素来增强用户的感知。在影视作品中嵌入AR标记,让学生通过扫描特定场景或物体,获取相关国情知识的深度解读。这样的设计可以将电影或电视剧中的情节与实际国情背景连接起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信息; 利用AR技术创建虚拟角色,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与虚拟角色进行对话,进行影视还原演绎。这样的互动学习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课程引入学生在线互动模式,课堂上利用数字互动白板,让学生与影视资源进行实时互动,标注关键点、提出问题等,提升学习参与度。这与时兴的“弹幕文化”相似,是年轻人喜欢的交互方式,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课后将学生的标注收集起来,也能更清楚直观地看出学生对影视中的中国国情的理解与不解,由此教师可进行针对性教学。此外,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专门的在线学习社群,线上分享影视资源、进行讨论、发布学习任务等。基于学生在学习平台上的互动情况,建立个性化测评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参与课程,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自身的传播功能,学习任务翻转成为实际的“中国故事”,在平台上进行传播。

5 结 语

国情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来华留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国情的主要途径,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舞台,亦是传播中国好声音的金话筒。高校通过开设“中国概况”等课程,增设文化、思政类子课程,开展文化体验类实践活动,已逐步建立内容丰富且形式多元的国情教育课程体系,但由于国情教育课程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有很多有待研究和完善的空间。

中国影视作品作为中国当代社会的缩影,是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国情教育课程的宝贵资源。“影视+国情教育”课程在整合影视艺术和国情教育上取得了积极的突破:课程通过选取来源权威、类型多元、紧跟时代的影视作品,搭建数字化、开放性的国情教育影视资源库,同时在认知框架下建构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融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赋能国情课堂教学,通过搭建线上学习社群,分享学习任务,达成传播中国故事的目标。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创新课程不仅仅是国际中文教育的一次重要尝试,更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通过影视赋能国情教育,形成一门理论与实践交叉发展的国情教育创新课程,培养来华留学生成为文化交流纽带,拓宽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范围,由此提升国家知名度,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正确认知与理解,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更为独特、多元的风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