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智技术的“中华文化经典”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PDF全文]
(1.浙江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杭州 310023; 2.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杭州 310013)
为了解决“中华文化经典”课程难以营造意境、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华文化经典”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重心是基于数智技术,创新“多模态语境”教学模式。课前搜集多模态资料,借助新技术,制作古诗词意境图等数字资源,将资源嵌入讲义中,为学生提供自学资源; 课堂上通过数智技术还原古诗文意境,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深入理解古诗文,并进行输入、输出反馈与训练; 课后引导学生“云端”交际,应用拓展。研究结果表明:可利用数智技术优化教学模式,辅助学生理解诗词意境,打通理解壁垒,课后拓展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本研究结果对利用数智技术进行国际中文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On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of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 based on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YANG Rui1, LIN Pingxiang2
(1.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Zhejiang, China; 2.Hangzhou Xihu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Group, Hangzhou 310013, Zhejiang, China)
In response to such problems plaguing the course of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 as difficulty in creating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singl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 was reformed and innova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he teaching mode of “multi-modal context” was innovated:a variety of modal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before class, and digital resources such as artistic conception images of ancient poems were produced with the help of new technologies, which were embedded in lecture note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self-learning resources; in class, the students were immersed in the situation to understand the poem, and input, output feedback and training; after class, students were guided to “Clou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and expan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mode, assist students in understanding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poetry,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s to understanding, expand teaching after clas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by harnessing the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引言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对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具有重大意义。2007年教育部制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1],提出要培养“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门人才。浙江科技大学2015年起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留学研究生(以下简称汉硕留学生)开设了“中华文化经典”课程,阐释经典作品,推介中华优秀文化。

目前,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中的中华文化教学研究集中在文化教学的意义及其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文化教学的意义方面,董英姿[2]从音韵、用字、情感方面论述了中华文化经典对留学生汉语学习有促进作用; 李莹等[3]从古诗词的语音、语法等入手,指出古诗词教学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意义重大; 耿军等[4]从教师、教材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经典”课程教学进行了分析,指出要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培养理解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教学法方面,杨晓霭[5]尝试采取“专题”式教学,选取“中国文学”为专题进行文化教学; 王依[6]对古诗词教学手段进行了探索与创新,提出用吟唱、歌唱及讲故事的方法来辅助文化课教学; 姜文茹等[7]提倡将叶嘉莹“兴发感动”理论运用于留学生文学课; 殷天容[8]探索了“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在中华文化经典教学中的应用。以上研究对本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但上述研究在教学方法层面很少涉及数智技术。

近年来对数智技术的研究较为热门。在辅助汉语教学方面,刘利等[9]、李宝贵等[10]在宏观层面探讨了ChatGPT应用于汉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认为国际中文教育界应认真研究新的发展形势,为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做好准备。蔡薇[11]、吴礼权[12]、金旋[13]等对ChatGPT在汉语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视角和实践原则,从应用层面探究了ChatGPT深度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具体策略。不过,以上研究都集中在语言教学方面,暂未涉及文化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调研了本校及相关院校,尝试了课程改革与创新。尤其近一年来,使用数智技术来解决一些教学难题,有了可喜的收获。

1 “中华文化经典”课程的教学困境

首先,文本理解困难,意境难以体悟。诸子散文甚至四大名著都存在语言理解方面的难题,而古诗词尤甚。古诗词语言凝练,跳跃性强,讲求意境。对于汉硕留学生,古诗词中的意义空白或逻辑空白、时空和视点的大幅度转换及缺失的文化背景,会造成诗意理解方面的困难。他们无法在多义、朦胧、不确定的古诗词文本中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无法领会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意境、诗人的情感及更深层的文化内涵。教师有时会利用图片或者电影形式对经典作品的意境进行展示,但这些资料大多比较笼统,缺乏写实性与针对性。

其次,现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太适用于“中华文化经典”课程教学。课程内容浩如烟海,而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或浮光掠影地以讲授文学史为主,或假设学生已熟悉文本,故讲得过于艰涩。而留学生并未经历中国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华文化积淀较少,对文本极为陌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读懂海量经典,理顺作品与文学史的关系,将知识讲授与文化体验相结合,是这门课程教学面临的难题。

最后,文化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一直以来,国际中文教育语言及文化教学的理想目标是:学生理解、热爱中华文化,情感态度积极,学习意愿强烈。但在实际教学中,或学生有兴趣而缺乏引导,或资源繁杂未经筛选,学生畏难无法深入,导致文化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去探究,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数智技术应用及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2.1 数智技术应用于“中华文化经典”课程的理论依据

数智技术是指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并通过智能化应用加以实施的一类技术。国际中文教育数智化改革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趋势。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数智技术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数智技术运用于“中华文化经典”课程的理论依据是格式塔心理学。其主要观点是,主体对事物的知觉并非诸感知元素的简单相加,主体的知觉直接把事物视为完整的统一体[14]。“格式塔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具有相似性。诗歌理解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语言成分的叠加,而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读者的知觉重构。人的知觉会对所接触的事物进行修补、整合,这一原理充分说明了意境在审美主体心灵中的生成机制。留学生因为文化积淀不够、文化信息缺失、文化意象残缺等原因会遇到文化理解上的瓶颈,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补偿信息缺省,建构或再造文化格式塔意象,用数智技术刺激读者的个人经验以还原诗歌场景,搭建从文本到文化理解的桥梁。

2.2 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2.2.1 多模态理论

语言是社会符号,除语言之外的其他非语言符号(图像、音视频、表情等)也是表达的源泉[15]。在教学中,把多种符号模态(图像、语言、网络等)引入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认知。使用新技术,更可延伸和增强人的感官认知。因此,在课堂中运用多模态符号增强知识的可视化,把古诗词有张力的部分或意境转化为图片或VR场景,可以增强信息密度和感官刺激,触发学生的内在联想,使其对诗歌的学习更加全面、深入。

2.2.2 自组织学习理论

自组织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主要依靠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进行,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获取。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个人的自发行为进行[16]。中华文化经典内容繁多,囊括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明清小说与史书等,大量作品需要学生课外研读、泛读,以及与同伴的交流互动,仅靠一学期(32课时)的课内学习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运用自组织学习理论,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课外自学,课内与课外联动。

3 教学模式建构

在多模态理论与自组织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多模态语境”教学模式[17],其流程图见图1

图1 “多模态语境”教学模式流程图<br/>Fig.1 Flow chart of teaching mode of multi-modal context

图1 “多模态语境”教学模式流程图
Fig.1 Flow chart of teaching mode of multi-modal context

本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包括三阶段五环节。三阶段指“课前——语境自学,课中——反馈训练,课后——应用拓展”。五环节为“语境自学—输入反馈—输出反馈—情境沉浸—语境应用”。对留学生而言,课本能提供的知识有限且抽象,故教师应将语言与文化知识融于具体情境中,搜集相关材料(作者介绍、创作背景、改编作品及经典的现代化阐释手段如“经典咏流传”节目内容等),根据主题制作微课,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这样,古诗文的字词疏通、诗人背景介绍等分化至课前由学生自学掌握,课堂上主要进行反馈、答疑、汇报及沉浸在情境中赏析文本。“多模态语境”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时间大幅缩减,主要集中于“输入反馈”“输出反馈”与情境引导。课堂上学生的思考、交流与表达占主导地位,在输入与输出及情境沉浸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3.1 课前:资源提供与语境自学

课前自学是“多模态语境”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学生自学哪些学习资源、如何自学尤为关键。张拥航[18]指出,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中的文学专门用途教材和数字化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尚待提高。对此,我们借助数智技术,将资源嵌入讲义中,构建配套数字资源库,包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开发涵盖文字、课件、微课、题库及拓展资源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并在后期对二维码中的资源进行动态更新。

以古诗词为例,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是汉硕留学生最大的难点。我们在课前借助数智技术制作古诗词意境图,给学生提供理解和想象的支架。现有资料中,古诗词意境图比较匮乏,相关国画作品比较写意,与古诗词意境不符,而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能较逼真地还原古诗词的场景。

人工智能绘制意境图的步骤如下:

首先,用人工智能解读意境。在ChatGPT或“文心一言”输入prompt(指令),根据目标诗词内容生成场景描述或脚本。为了解读更精准,下达指令时可进行提示,给出支架。

其次,筛选与再创造。据不同提示词模型会生成大量场景描述,筛选和改造出最适合者。

最后,生成图片。将诗词切分成场景片段,下达指令给人工智能,让其生成对应的意境图。人工智能可根据每句诗生成单个图。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关于神仙世界的想象片段:“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ChatGPT可制作四幅图,其中前三幅如图2所示。

图2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神仙世界<br/>Fig.2 Immortal world in A Dream of Visiting the Tianmu Mountains

图2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神仙世界
Fig.2 Immortal world in A Dream of Visiting the Tianmu Mountains

人工智能还可将若干诗句描绘的意境整合成一幅图,如李白《蜀道难》描写的山势之险:“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用人工智能整合后的《蜀道难》山势图见图3

图3 《蜀道难》山势图<br/>Fig.3 The mountainous terrain in Difficult Road in Sichuan

图3 《蜀道难》山势图
Fig.3 The mountainous terrain in Difficult Road in Sichuan

除以上光怪陆离的超现实场景外,人工智能也能根据指令生成针对性很强的解读诗句的实景图。唐诗诗意解读图见图4

图4 唐诗诗意解读图<br/>Fig.4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ang poetry

图4 唐诗诗意解读图
Fig.4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ang poetry

研究发现,“文心一言”(图3(b)、图4(a)与图4(b))使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写意技法,缺点是个别图画面较粗糙。ChatGPT(图2图3(a)和图4(c))画面较精美,写实性更强,缺点是对中国画技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缺乏韵味。目前两者的共同问题是,人工智能模型作图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指令描述的精确性要求极高,使用者除了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意境画面外,还要对构图、色彩及人物景物比例等做出限制,这需要使用者对古诗词意境理解准确,并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术功底。

3.2 课中:反馈训练与情境沉浸

借助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已扫除了字词障碍,对所学内容也有了一些了解。课堂教学关键在于反馈、情境沉浸与训练应用,通过多模态、虚拟实景教学等方法解析与还原古诗文意境,让学生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经典的内涵与魅力。

输入反馈:检查预习,精准施教。对预习内容进行检测,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借助数智技术设计形式不一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图片、视频、动画、游戏中巩固生词,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进而根据学生课前自学水平来开展教学。

输出反馈:组织汇报,轮流为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资料、创作背景与作品内容,而后进行汇报。小组活动开始前,教师要明确交流的任务要求。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进行肯定、补充与纠正,同时关注学生参与度。学生汇报时,多给予正向评价,并就学生的薄弱点不断提问,将学生引向深层次思考。

情境沉浸:作品赏析,文化体验。根据文本内容与特点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赏析作品,进行文化体验。以古诗词为例,古诗词赏析从经典诵读、品词析句与体悟情感三个方面展开。经典诵读从诵读、吟唱、趣配音到自由演绎,实现梯度式提升; 品词析句时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古诗词大意,设计情境运用古诗词名句; 体悟情感则从绘制思维导图入手,引导学生梳理脉络,联系生活品味古诗词幽约之情,最后完成小诗(词)创作。文化体验部分,根据所学古诗词的文化现象、经典意象与兴发之情等设计文化体验活动,实现中华文化的古今联动、中外交流。此外,还可将虚拟实景教学引入课堂,利用VR技术创建古诗词虚拟实景课堂。VR以全景视角、全感官信息展现古诗词实景世界,增强学生感官刺激和心理刺激,真切感受古诗词场景。例如《春江花月夜》的数字场景,可让学生置身于虚拟实景,在光影声色的交织中体味古诗意境。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学生从“一月生而千江明”的视觉之美引向个体生命与宇宙时空的对比,接着转向古诗的诗意表达,最后落回人生归处的哲学层面,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与意境。

3.3 课后:云端交际与拓展应用

课后,引导学生用数智技术进行“云端”交际,强化所学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布置自媒体作业,让学生将学习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并上传到社交平台,双人访谈、多人创作、系列节目、短剧、微电影等形式均可,这些交际任务有利于提升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程度与诠释能力,将语言交际与文化理解有机结合。作品发布后,留学生在获得社交用户关注、评价的同时也能与用户展开进一步的文化交流。留学生解读中国古典诗词,会产生陌生化效应[19]。他们独特的审美体验和跨文化视野下的个性化解读与创意表达可能会对社交用户有新的启发。至此,在数智技术的支持下,教学与留学生的学习形成了闭环,学生从被动完成作业转变为“云端”主动产出。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限,课堂重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解读作品的思路,培养学生文本互释的能力。课后给学生提供拓展资源,让学生从一篇作品到一类作品,从一类作品到一种文化。在此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充分使用人工智能模型辅助学习。如智能辅助翻译,将中华文化经典原文准确翻译成留学生母语; 情感分析,对作品语言进行语言特征、主题、情感等全面分析; 创作助手,帮助留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与修改。

4 基于“多模态语境”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下面以《静夜思》为例,应用“多模态语境”模式进行教学实践。这首诗语言浅显,但学生对“月”意象所蕴含的“思乡”文化心理理解困难。

4.1 对象与目标

《静夜思》授课对象为15名浙江科技大学汉硕留学生。教学目标为:知识层面,理解词汇的意义并正确发音,掌握本课中古诗的常用修辞、写作手法; 技能层面,能把名句应用在生活中,模仿本课所学古诗的形式,以日常生活为材料,进行简单的古诗创作; 情感层面,初步了解中国古诗词中的“月”意象、思乡情感、游子情结,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悟诗情,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抒发自己的兴发感动。

4.2 课堂过程4.2.1 课前:自学感知

环节一:语境自学。课前发布微课、朗读音频、材料二维码等资源,引导学生自学。

4.2.2 课中:反馈训练(45分钟)

环节二:输入反馈(3分钟)。引入新课,检测预习成果,进行课前成果展示。

环节三:输出反馈(7分钟)。开展“李白知多少”“我眼中的李白”两个活动,让学生介绍诗人,知人论诗。

环节四:情景沉浸(15分钟)。第一部分,分析文本,引导赏析。学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时,出示人工智能绘制的古诗意境图,讲解“床”的含义,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中比喻的巧妙; 学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留学实际来感受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接着以“你来到中国后,哪一个瞬间最想念自己的家乡与亲人”为主题进行交流讨论。第二部分,多重读诵,领悟诗情。首先,教师不断变化形式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如带读、划节奏读、创意读等,同时利用PPT配乐和动画特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播放人工智能制作的图画,让学生跟着吟唱古诗; 最后进行趣配音,将“配音秀”形式引入课堂,通过师生合配、生生合配、学生独配等形式让学生现场配音读《静夜思》并发布在钉钉班级圈中。第三部分,解读文本,文化互鉴。以“月”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蕴为切入点,进行跨文化交流,讨论“月”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

环节五:语境应用(20分钟)。第一部分,巩固训练,再创语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置情境填空,通过图片激发学生想象力,活用诗句,感受诗人的思乡情; 模仿《静夜思》或之前所学古诗的格式写一首诗,重在展现日常生活,表达情感。第二部分,文化活动,月下诗会。利用数智技术设计一场以“月”为主题词的飞花令诗会,进行文化体验活动。考虑到留学生古诗词储备有限的实际情况,将传统飞花令环节改为补充诗句。

4.2.3 课后:交际拓展

环节五:语境应用。以“思乡”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200字),投稿至微信公众号; 用喜欢的形式去表现《静夜思》,如Vlog拍摄、短剧、微电影等形式。

4.3 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设计曾应用于2022级和2023级学生。2022年,笔者曾使用这个设计参加了“汉教英雄会”华东片区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本教学模式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肯定。自2023年ChatGPT应用于教学以来,我们发现,本模式还有很多优化的空间,于是,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加入了数智技术元素。

本模式课堂实践的优点在于:利用多模态资源,丰富了中华文化经典的呈现方式。对传统课堂进行优化升级,课前学生成果展示、词汇检测游戏、配音环节引入、古诗创作与文化体验等教学任务持续吸引学生注意力。另外,从学生角度展开教学,强调经典在语境中的应用。教师扮演“引导者”角色,设置情境、提供教学资源以驱动学生学习,将经典与实践、生活建立联结,让经典走进学生心里。学生普遍认为课堂组织方式新奇有趣,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同时,他们在课堂活动中惊喜地发现了古诗的实用属性,当与中国人交流时,同一语境的古诗语言能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产生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共鸣,增加沟通的便捷性。本模式课堂实践的不足在于:环节安排较为紧凑,内容略显繁多,个别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容易落下; 有部分学生在诗词创作环节跟不上节奏。

5 结 语

本文以“中华文化经典”课程的改革为研究对象,将数智技术融入国际中文教育,构建了“多模态语境”教学模式,分析了本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程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客观分析,总结了本模式在“中华文化经典”课程中的运用情况。

研究表明,教师利用数智技术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有效的。课前运用数智技术,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 课上通过AI制好的实景图或VR虚拟实景教学可使学生打破古诗文理解“隔”的壁垒,通过数智技术的智能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课后学生可在云端进行拓展与自学。一年多来的实践也证明,改革对教学有积极效果,对文化教学中难以营造意境、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单一、文化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等困境有一定的改善。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数智技术的融入。目前,国际中文教育界对数智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局限在文字处理和PPT制作、作业设计类,还未对其强大的绘图功能进行充分挖掘。这些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也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如ChatGPT中的中国元素缺乏,呈现油画或电影风格,写实性过强,“文心一言”中呈现的中国水墨画审美效果差,与画家作品无法相提并论,无法满足审美需求。相信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使用者的不断研究与高效利用,人工智能的各方面技术会得到飞速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中文教育。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