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以浙江科技大学为例 [PDF全文]
(浙江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杭州 310023)
为了更好地开展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以浙江科技大学为例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思考和应对策略。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现场听课等方式进行现状调查,其次查阅国家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文件、参考其他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情况并结合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与思考。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教学管理、学生基础、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提升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方法、拓展课外活动、深化评价改革等。本研究结果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及美育的更好开展具有借鉴意义。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public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NG Xueping, BAO Weidang, CHEN J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Zhejiang, China)
In order to better carry out public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me up with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First, the current situ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on-site lectures; second, the relevant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state in recent years were consulted, referring to the situation of public music education in other universities and making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hinking wer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problems were uncovered among teaching management, student found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teaching staff in public music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promoting educational concepts, clarifying teaching objectives, improving teaching management,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expanding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deepening assessment reform, etc.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public music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美育工作。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2019年3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这些文件的出台不断地推动着美育工作。美育是审美教育、心灵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美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阐述:音乐是最易于被人们接受的艺术形式,兼有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两种性质,因此相比其他形式的艺术,音乐有更强烈的震撼力[1]。苏格拉底认为,音乐教育远比其他教育更有意义。旋律和节奏是一种能渗入人灵魂深处的强大力量,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2]因此,与其他艺术相比,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优势。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普通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专指,与专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和中小学音乐教育有别[3]。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开始于19世纪末。1878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创办“登州文会馆”(登州即山东蓬莱),开设唱歌、识谱等音乐课程。1897年,浙江大学开设音乐选修课,是我国较早开设音乐课程的高校。冯兰芳等[4]指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个新崛起的学科,它的理论建设尚处于初创阶段。崔佳月等[5]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下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高校和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建立高校音乐教学新模式,是目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匡勇胜等[6]对当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及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基本对策。余少萤[7]对国内外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进行了反思和重构。邰乐[8]在对江西省几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后,探索了本土音乐文化渗透到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张盛[9]介绍了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困境,并提出走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困境的对策。总体而言,目前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对其现状的分析也不够细致和全面。本研究以普通高校浙江科技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现场听课等形式,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思考与策略。

1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

本次对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共面向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发放671份问卷,收回671份,回收率为100%。其中男生358人,占53.35%,女生313人,占46.65%。文科生240人,占35.77%,理科生142人,占21.16%,工科生289人,占43.07%,受调查学生的性别比例和专业组成都较为合理。

1.1 教学管理的现状1.1.1 组织管理机构

目前,浙江科技大学公共音乐教育的组织管理机构为艺术教育中心,挂靠在人文学院。多年来,浙江科技大学的艺术教育机构管理体制一直在调整。最初是艺术教研室,设在社会科学部; 其后归人文学院管理; 后来成立艺术教育中心,挂靠团委; 最后艺术教育中心整体回归人文学院。目前,艺术教育中心依托人文学院,通过与团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使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艺术比赛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1.2 课程设置

艺术课程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10]; 并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及“戏曲鉴赏”八门课程设为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定每名学生选修其中一门课程并通过考核方可毕业。目前,浙江科技大学已按照国家规定,将“音乐鉴赏”等八门课程列入限定性选修课程,但在艺术类的课程设置上比较随意,缺乏统筹安排,课程数量也远远没有达到要求。音乐类课程只有“音乐鉴赏”“合唱艺术”“声乐艺术”等少数几门,课程结构单一,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审美需求。问卷调查结果(表1)显示,学生对音乐基础理论、音乐鉴赏、音乐美学、音乐实践等课程都有一定的兴趣,说明学生对音乐课程的选择是多样化的。

表1 学生对音乐类课程的兴趣和选择情况
Table 1 Students' interest and choice of music courses

表1 学生对音乐类课程的兴趣和选择情况<br/>Table 1 Students' interest and choice of music courses

1.1.3 教学设施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建好满足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馆设施、专用教室,配好教学所需器材设备和教学资源[11]。目前浙江科技大学有两个专用的艺术教学实践场地,基本上能满足各艺术队伍的日常训练; 然而缺少艺术演出场地,虽有一个大剧场,但使用成本太高,每三小时的使用费用为5 000元,一场大型演出的剧场使用经费超过两万元,而一些小型的演出活动则没有场地开展。公共音乐课程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与其他课程共用教室,教室内没有钢琴和其他乐器,没有五线谱板,音响设备简陋,远远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比较急迫的是,整个小和山校区仅有三架钢琴,分布在几个排练场地,其中一架已经破损严重。而大剧场(水晶剧场)甚至没有钢琴,每次演出都是从别处搬运过来,不但运输成本高,对钢琴的损耗也大。

1.2 学生的音乐学习现状1.2.1 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态度

音乐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受众面也很广,本次调查中关于“你喜欢音乐吗?”的题项,接近90%的学生回答很喜欢或比较喜欢,只有0.89%的学生回答不喜欢; 而当问到在普通高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是否有必要时,超过85%的学生回答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具体见表2。这说明学生不但喜欢音乐,而且对接受音乐教育的愿望也是十分迫切的。

表2 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态度
Table 2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music learning

表2 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态度<br/>Table 2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music learning

1.2.2 学生的音乐基础

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虽然都很喜爱音乐,但他们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调查中,65.87%的学生不认识或只认识一点简谱,79.93%的学生不认识或只认识一点五线谱。随着人们对全面教育理念的认识不断提升,很多学生从小就在家长的督促下学习一项音乐实践技能,但目前这个比例相对还不是很高,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8.02%的学生从小接受过课外声乐方面的训练,40.24%的学生接受过课外器乐方面的训练,有一定的音乐技能基础,仍然有很多学生小时候没有接受过音乐技能方面的训练,具体见表3

表3 学生的音乐基础
Table 3 Students' music foundation

表3 学生的音乐基础<br/>Table 3 Students' music foundation

1.2.3 学生的选课目的

对选修音乐课程的理由,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喜爱音乐或者为了提高音乐素养,但仍有30.4%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而来,具体见表4

表4 学生选修音乐课的目的
Table 4 Purpose of students taking music elective courses

表4 学生选修音乐课的目的<br/>Table 4 Purpose of students taking music elective courses

1.3 课堂教学的现状1.3.1 教学内容

目前,浙江科技大学的公共音乐课程共有3名授课教师,但各门课并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喜好选择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此外,目前的教学主要偏向于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学习,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以“音乐鉴赏”课程为例,学生对多种音乐学习内容都十分感兴趣,除了欧洲古典音乐以外,世界各地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中国新音乐等都是很多学生想要了解的学习内容。尤其是流行音乐,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钟爱,具体见表5

表5 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内容的选择偏向
Table 5 Students' preference for the content of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表5 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内容的选择偏向<br/>Table 5 Students' preference for the content of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1.3.2 教学方法

通过随堂听课、与师生交谈等方式发现,目前浙江科技大学的音乐课堂如“音乐鉴赏”,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也有的以互动体验为主; 音乐课堂有的比较活泼,也有的比较沉闷。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艺术,不能仅由教师进行讲授,还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到音乐实践体验中,这样才能使他们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共鸣。整体而言,学生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满意度还比较高,超过70%的学生对已选修的音乐课程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具体见表6

表6 学生对已选修的音乐课程的满意程度
Table 6 Student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music courses they have taken

表6 学生对已选修的音乐课程的满意程度<br/>Table 6 Student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music courses they have taken

1.3.3 课程评价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指出,深化美育评价改革,发挥评价的牵引和导向作用,探索多元化教育评价方式,重在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点,全面考查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12]。目前浙江科技大学的音乐课程不但同一门课程的评价形式不统一,每位教师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而且评价维度单一,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的考查,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方式单一,强调总结性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体验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1.4 课外音乐活动的现状

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的课外艺术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音乐讲座、音乐比赛、音乐会、艺术角、音乐沙龙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具体见表7

表7 学生喜欢的课外音乐活动类型
Table 7 Type of extracurricular music activities that students enjoy

表7 学生喜欢的课外音乐活动类型<br/>Table 7 Type of extracurricular music activities that students enjoy

目前,浙江科技大学的课外音乐活动主要有: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人生讲座、艺术教育成果专场演出、校园艺术角、十佳歌手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了校园的艺术氛围。但总体而言,活动的影响力还不够大,惠及的学生面还不够广,了解和参与艺术类社团的学生还不是很多。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学生对学校的音乐类社团并不了解,而74.81%的学生从来没参加过学校的音乐类社团,具体见表8

表8 学生对学校音乐类社团的了解和参与情况
Table 8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music clubs

表8 学生对学校音乐类社团的了解和参与情况<br/>Table 8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music clubs

1.5 师资现状

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人数,不低于在校学生总数的0.15%,其中专职教师人数不低于艺术教师总数的50%”[11]。浙江科技大学共有专职艺术教师5人,其中音乐类3人,舞蹈类1人,戏剧类1人,教师数量还没有达到文件规定的要求。学历方面:硕士4人,本科1人。职称方面: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艺术教师的工作内容除了6~8课时的课程教学以外,还有指导艺术类社团的日常排练,组织校内各项演出实践活动,带领队伍参加各级艺术比赛等。

2 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2.1 提升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发挥公共音乐教育美育功能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近年来,美育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到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首先要提升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文化传承。增强学生感受幸福和理解幸福的能力,充实人的内心世界及完善学生人格培养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具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它是一种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育,不以专业、职业为目的,不侧重于音乐知识、技能的承袭,而是表现在对音乐美感的体验与享受,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品位、创新精神、人文素养等为目标,是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的“隐性”人文教育。因此,要明确公共音乐教育的目标,在培养具有人文艺术素养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过程中,充分发挥公共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2.2 优化教学管理、完善课程设置,保障公共音乐教育顺利开展

首先,要建立健全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工作统筹,使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各项工作融合协作。随着国家对美育工作的重视,各高校相继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研室等相应机构以加强美育工作的管理。以浙江省的普通高校为例,艺术教育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挂靠团委等行政部门,如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 二是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挂靠相关的教学部门(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等),如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大学等; 三是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与公共体育教育机构合并一起开展教学,如浙江大学等; 四是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作为独立单位开展工作,如浙江传媒学院等。艺术相对其他学科有自己的特殊性,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但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开展课外艺术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是艺术教育的有机整体。上述第一种情况,艺术教育机构挂靠在团委等行政部门,在人员组织和艺术活动开展方面比较方便; 但容易造成重艺术活动,轻课堂教学的局面。第二种情况,艺术教育机构挂靠在相关的教学部门,在课堂教学这部分会比较规范; 但二级学院不能调动全校的学生资源,所以在组织开展艺术活动方面容易受到一些限制。第三种情况,公共艺术和公共体育合并,成立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是体育和艺术毕竟属于两种相差甚远的学科,在一起开展工作时必然会产生一些分歧和不同。第四种情况,艺术教育机构作为独立的部门开展工作,相对而言比较顺畅; 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人员、场地、经费各方面都要达到相应的标准。

其次,要保证公共音乐教育的专项经费。加大资金投入,设置专用音乐教室,改善教学设施,配备钢琴、音响、五线谱板等专用设备,保障音乐课程的硬件设施; 配备专用的演出实践场所,分为大型场所和小型场所,满足各项大型演出和小型演出的场地需求; 配置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音乐、在线课程等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再次,要完善音乐课程体系,开设不同侧重的音乐通识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规定公共艺术课程应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三种类型课程[11]。浙江大学的音乐课程设置值得借鉴。他们把音乐类通识课程分为“文艺审美”“博雅技艺”及“展演实训”三大类。“文艺审美”主要包含音乐史、音乐欣赏、比较音乐研究等思考、探索类课程。“博雅技艺”主要是一些音乐实践类课程。“展演实训”则是专门为大学生艺术团设置的训练课程[1]。丰富的不同侧重的音乐课程为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完善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为公共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3 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公共音乐教育质量

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除了欧洲古典音乐,增加世界民族音乐、经典流行音乐等板块,加大中国民族音乐的比例,加强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这样,学生可以在更广阔、更贴近生活经验的音乐世界里,加深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不仅从音乐本体方面去体认音乐,而且能够从音乐文化的视角出发去体悟人生,从而真正朝向审美教育的目的[14]。加强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的融合,如绘画、诗歌,也可以加强与其他非艺术学科的融合,如建筑、信息、数学、历史等。

根据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探索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首先,在课堂中增强学生的体验性,如鉴赏类课程改变传统“教师授课-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面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可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实践,也可以把他们带到校内外的演出场所,实地观看高水平的艺术演出,从而打破“教”与“学”之间的壁垒,使学生真正得到音乐美的熏陶。其次,高校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分析与判断能力较强,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也较强,因此,将音乐知识和音乐作品的分析放置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让学生探讨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2.4 开展课外活动、打造品牌项目,提升校园音乐艺术氛围

丰富的课外音乐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深受学生的喜爱。各音乐社团、艺术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通过定期举办音乐会、音乐角等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校园“十佳歌手”、校园器乐大赛等各类比赛,吸引热爱艺术的学生积极参与; 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人生”讲座、音乐沙龙等高质量艺术活动,引领学校艺术水平和方向。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全体师生参与艺术的热情,使他们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在全校中形成浓郁的艺术氛围。

在“引进来”的同时,也要“送出去”,打造一批学校艺术活动的重要品牌和重要团队,品牌效应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把学校的艺术实践送到乡村、田间地头、文化礼堂。杭州师范大学的“闻音”合唱团,作为学校最有代表性的社团,是学校的品牌团队,被浙江省教育厅授予“浙江省最佳艺术社团”称号,在全国也具有响亮的名声,每年甚至有很多考生是冲着“闻音”来报考杭州师范大学的。

2.5 深化评价改革、提升教学能力,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评价,需要对“教”与“学”两个层面进行较为科学的评判。对于“学”的层面,要强化对学生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的评价,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音乐学习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体验。增加过程性评价、体验性评价、描述性评价等方式,提高音乐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教”的层面,也要充分考虑艺术学科的特殊性,为艺术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保障。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大教师教学岗位激励力度,鼓励高校建立符合美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为美育教师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提供支撑。”[15]应该将艺术活动、艺术比赛、艺术创作等工作内容计入教师工作量,并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

普通高校的艺术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目前对高校公共艺术教师的培训极为缺乏,高校应加大对艺术教师的文化能力、表演能力、组织能力等的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整个艺术教师团体的素养和能力提高了,高校的艺术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

3 结 语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但也是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在教学管理、教学实施、师资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提高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完善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养等各项措施,从而不断推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