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彻·马丁伪英雄式斗争的及物性分析 [PDF全文]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1)

从系统功能语法中概念功能的重要体现方式——及物性对小说《品彻·马丁》(《Pincher Martin》)中主人公马丁落水之后的经历进行分析,通过语言实据揭示马丁看似英勇的斗争之下挣扎却无法摆脱死亡的小说主题。将马丁的经历分成三大阶段,从中节选部分内容进行过程分析后发现:虽然不同过程类型的参与成分不同,但为斗争的“伪英雄式”提供了鲜明例证。Golding将深层主题巧妙地隐藏在了遣词造句之中,与Halliday提出的“意义潜势”不谋而合。将系统功能语法与文学语篇结合能进一步为读者欣赏语篇时产生的直觉提供客观、科学的语言证据。

Tra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pseudo-hero's battle in Pincher Martin
WANG Menglan,GAO Lina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239001, Anhui, China)

Transitivity, a key reflection of the ideational function i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SFC), is used in analyzing the drowning experience of Pincher Martin,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book Pincher Martin. It aims at showing with language evidence that Martin's death is destined despite his battle which seems to be brave. This process analysis is based on parts excerpted from three stages divided according to Martin's experience in the sea. Although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processes are diversified, they all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seudo-hero's efforts of Martin. The author Golding skillfully manipulated words and sentences to conceal the underlying theme, which coincides with Halliday's “meaning potential”.A combination of SFC and literature texts can offer objective and reasonable language evidence for the intuition aris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ading.

引言

语言学和文学作为两个单独学科,前者重视语言的形式结构或功能,而后者则关注内容阐释。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文体学的兴起与发展[1],文学逐步倾向于语言学研究。基于语言的功能观,功能文体学由此发展。语言学家对语言功能的解释各执己见,其中Halliday的三大元语言功能观的特点在于语言与语境的联系、系统与意义选择以及语言的社会属性[2]。从系统功能语法中概念功能的体现方式——及物性对小说《Pincher Martin》[3](《品彻·马丁》)的节选部分进行分析,能从Golding的语言选择中揭示小说的深层主题。

1 及物性与文学语篇研究

Halliday认为,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说话者面临着一系列语言选择,不同的选择延伸出不同的意义。因此,人们依据自己的交际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语言以实现特定的言语功能。他将语言的功能分为三类: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每一功能有其特定的实现方式:概念功能的实现方式为及物性系统,反映客观世界以及内心世界经验; 人际功能的实现方式为情态系统,反映态度、判断、价值观等; 语篇功能的体现方式是主述位、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反映语篇内部结构的逻辑关系。及物性系统最终体现在小句上,在句法层面存在不同的表征,其中成分依经验类型而定。经验过程本身、参与者以及环境因素不可或缺。Halliday[4]将及物性系统细化为六大过程类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行为过程。同时,Halliday细致概括了以上过程的语言表达结构。物质过程的焦点是人们做了什么; 心理过程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即感知、认知和情感喜恶; 关系过程刻画或识别实体之间或实体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言语过程指人说了什么、对谁说; 存在过程表征客观世界已经存在或发生的事物; 行为过程指人的生理动作,是心理变化引起的外在表现。因此,及物性系统内过程类型、参与者、环境成分等的选择,能为语篇营造特殊的文体效果。

及物性应用到文学语篇的研究最早源于Halliday对《The Inheritors》的分析。小说描述一群尼安德特人与外来入侵者的领土之争。Halliday通过对不同视角转换下的语言进行及物性分析,揭示了土著穴居人单调的生活以及狭隘的世界观。Kennedy对康拉德小说的分析收编在Carter[5]编撰的合集中。Burton也从文体学角度对普拉斯的女权主义小说进行了分析。国内研究较前沿的是申丹[6]对《在路上》的及物性分析。沿用及物性系统,分析小句语言,能够从句法结构的意义潜势上突出作者的语言选择对小说主题的推进作用,对挖掘小说新思想具有重大价值。

2 关于《Pincher Martin》的研究

《Pincher Martin》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继《Lord Of The Flies》和《The Inheritors》之后第三篇寓言式小说,描绘的是主人公品彻·马丁(Pincher Martin)在二战期间,被敌军鱼雷击中落水后海上求生的过程。戈尔丁塑造的马丁形象与荒岛小说的英雄主人公大相径庭,他以倒叙的方式揭露了马丁邪恶的本质。小说结尾处关于防水靴的描述让读者恍然大悟:马丁落水之后并无任何自救行为,他的“抗争”均是幻想的结果。戈尔丁简单却不失巧妙的语言、独特的叙事结构引起关注,但研究者多从文学评论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例如:Whitehead[7]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对该小说进行分析; Surette[8]关注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Simpson[9]运用及物性分析了马丁的人物形象(意识涣散、自我控制能力丧失、疲惫不堪等)。国内对《Pincher Martin》的研究集中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小说的叙事方式,探讨戈尔丁关于人性的思考[10-11]以及叙述视角的变化[12]; 二是马丁的人物形象,探讨现代人的伦理道德问题[13]。从文学角度分析,小说看似描绘的是马丁的英勇斗争,马丁的作为以及环境的恶劣从侧面显示了马丁无所作为的状态;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戈尔丁在遣词造句之中已揭示了马丁的贪欲、罪恶与胆小懦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小说结尾,关于人性与罪恶的内涵得以体现,对升华文章主题具有重要意义。“伪英雄式斗争”意在从及物性角度聚焦其看似英勇的动作场景下自救而不得,与大自然抗争而不敌,终究不能摆脱死亡的命运。

3 《Pincher Martin》及物性过程分析

小说前三章描绘了落水之后的马丁如何积极抗争,险中求生; 被海浪冲上岩礁后,他想方设法求得援救,利用资源实施求助“大计”; 小说最后,马丁在一场噬人的暴风雨中消亡。故事的发展脉络可分为三个阶段:海上挣扎、岩石求生、浪中生死。戈尔丁使用了大量的及物性语言结构刻画了马丁斗争的经历。

3.1 三大阶段中过程类型及数量统计

表 1沿用及物性系统的分析方式对节选片段的过程类型及数量进行了统计。其中,过程类型包括物质、心理、关系、言语及存在过程,且对物质过程中的及物性和不及物性过程有所区分。表1显示物质过程在三大阶段均数量居多,而及物性和不及物性过程随着小说推进呈现变化趋势。

表1 三大阶段中过程类型及数量<br/>Table 1 Types and quantities of processes in three stages

表1 三大阶段中过程类型及数量
Table 1 Types and quantities of processes in three stages

注:*表示不及物性过程。

3.2 阶段推进中过程数量变化

图 1显示物质过程的数量远多于其他过程类型,可见戈尔丁对经验细节的着墨毫不吝啬。读者眼中是马丁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抗争的一系列动作场面,其中伴随着环境及其自身心理、生理的变化。从叙事学的角度而言,小说展现的是一个落水英雄如何自救的英勇场面。

图1 过程数量变化<br/>Fig.1 Changes in process

图1 过程数量变化
Fig.1 Changes in process

3.3 过程数据及变化分析3.3.1 物质过程分析

物质过程指的是做某件事的过程,主要参与者是动作者和目标[14]图2显示及物性与不及物性过程总数量大体一致。就其分布来看,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在马丁自救的过程中,他面对海水和巨浪时主观能动性不足,自然与人的力量对比得以体现。第二阶段,马丁在自救无果的情况下,被冲到了礁石之上,开始想方设法企求他人营救。但他并未摆脱危险的境地,反而身心备受折磨,过渡到第三阶段迎接更大的风浪。可见,既定的英雄模式并没有在马丁身上实现。从语言结构分析,三大阶段物质过程中的及物性和不及物性过程存在共性,“动作者”可以分为两类:马丁及其身体部位、其他环境因素。

图2 物质过程中的及物性和不及物性过程对比<br/>Fig.2 Transitivity and intransitivity processes in material process

图2 物质过程中的及物性和不及物性过程对比
Fig.2 Transitivity and intransitivity processes in material process

表 2显示物质过程中马丁的动作是以自身为中心,面对恶劣环境时,他无法改变不利境地。马丁的形象是慌慌张张、手足无措的自救者。其次,马丁对外界环境的作用微乎其微,且他唯一作用的对象是岩石,但作者并没有直接言明,而是用岩石的特性指代,说明马丁的意识或是感知系统已逐渐退化,外界环境给予他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他对危险的辨识度降低。再者,以外界环境为动作者的及物过程中,水、浪、风等因素对马丁的影响是巨大且具有破坏性的,直接给他造成身体和生理的双重折磨; 同时作用于马丁赖以生存的礁石,摧毁他生存的希望。最后,以外界环境为动作者的不及物过程中,无作用对象的刻画,但从中看出,越恶劣的环境中,马丁的处境越为危险,自然与人的力量对比显而易见。马丁的自救接近徒劳,因此他无法摆脱自然的强大束缚。

表2 物质过程分析<br/>Table 2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 process

表2 物质过程分析
Table 2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 process

3.3.2 心理过程分析

心理过程主要表达人的内心世界的经验。Halliday[4]198-199将心理类动词分为三类:认知、情感、感知。通过对上述三个阶段的分析可知,马丁的心理过程主要为感知类和认知类,例举见表3

表3 心理过程分析<br/>Table 3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表3 心理过程分析
Table 3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例句中感知类动词反映了马丁对外界环境的感知。Halliday[4]210提到,“我看到不仅仅是指我的视野接收到了,同时我也理解了”。马丁在看到海水泛滥、电闪雷鸣时,更多地认识到环境的险恶以及它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压力。马丁“看到”的是生存希望的渺茫、死亡的降临,他受到的精神上的折磨远胜于肉体上的疼痛。例句中认知类动词则说明了马丁已筋疲力竭:人的游行应是自然而随意的,而马丁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以控制动作,疲累从生理上升到心理; 马丁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无力与无助,随波逐流而无法改变境遇,于是他无意识地将自己的生命决定权交给了自然环境。

3.3.3 关系过程分析

关系过程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通常体现在描绘性小句上,描绘对象是人或物。Halliday[4]211将关系过程定义为客观存在的经验。它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归属,一种是识别[4]216。前者强调属性,如特性、所属、时空等; 后者强调定义,一般存在需被识别的对象及识别者,归属模式关系过程分析见表4

表4 归属模式的关系过程分析<br/>Table 4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al process of belonging mode

表4 归属模式的关系过程分析
Table 4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al process of belonging mode

表 4选段中的描绘对象有马丁、礁石、巨浪三方面。以马丁为载体的关系过程集中在第二阶段,马丁被冲到礁石上之前对这个不明物体(礁石)是恐惧的,这反映了马丁生存动力的丧失。马丁“嘴巴大张”的情景展现了他由于缺氧而呼吸急躁的濒死状态。以礁石为载体的关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马丁还未看清礁石时,它是令人恐惧的。作者使用“solidarity”一词侧面说明马丁感知能力的退化。这不仅体现了马丁的脆弱心理,也将大海的神秘衬托得淋漓尽致。二是在马丁暂居礁石时,此时礁石是马丁的避难所,只有通过它马丁才能与海水作短暂的较量。关系过程还体现在第三阶段暴风雨来临之时,“trifle”“pock”“army”三词将礁石的渺小与海水的壮阔对比出来,人的弱小与自然的强大对比起来,进一步说明现实与马丁内心希冀之间的矛盾,体现了马丁渺茫的生存希望。

3.3.4 言语过程分析

言语过程是小说角色内心最为直白的体现,通常包含说话人、受话人两个参与者[4]255。作者采用直接引用的方式将言语过程体现出来,展现马丁言语时的形象。如:

He began to mutter.

“Shelter. Must have shelter. Die if I Don't.”

由此选段中可知,马丁寻求庇护的心理非常迫切。“shelter”一词说明了马丁心中的渴望; “must”体现了他的决心。对马丁来说,自我安慰和鼓励尤为重要。但是,“mutter”一词展现了马丁迟疑不决中透露出的思考和担忧,与预设的豪情壮语格格不入,非但没有起到安慰的效果,反而烘托出马丁略显绝望的心理。第三阶段是礁石上的马丁与暴风雨殊死搏斗的过程。马丁的言语过程显出他的狂躁不安,完全失去了面对危险时的沉着冷静。自然与马丁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这也预示着马丁终究溃败的命运。其中,马丁重复说了四次“faster”,想象自己像骑马一样,驱使礁石移动的力量,但礁石的漂移不定是由于海水的冲击,马丁完全忽略了自然的掌控。马丁消亡前的混沌意识和癫狂行径由此显现。

3.3.5 存在过程分析

在Halliday看来,存在过程代表着客观存在或是发生的事物[4]256-257。对于叙述性语篇,存在过程引导新信息,可以为叙述提供中心参与成分,如背景、时空等。在节选片段中,存在过程呈现出如下两大特点。

一是对环境的直接渲染。以第三阶段为例:

There was a half-light, a storm light.

There was a recognizable noise away beyond the waves and in the clouds.

There were branches of the black lightning over the sky.

存在过程易于构建一副完整的背景图,当读者的视角全面展开时,马丁与自然的矛盾对比更加显著。尤其是在第三阶段,作者不遗余力地将环境描写细节化,表现出马丁面对自然危险时毫无作为的情境。

二是营造神秘感。以第一阶段为例:

There were green forces around him, growing in strength to rob…

There was a redness pulsing in front…

There was yellow and brown…

作者并未直接言明马丁所看到的物体,而是将它们的颜色特性作为信息呈现给读者。结合上下文,读者也不能准确判断其实体,大海给人的神秘之感油然而生,这也预示着马丁将会遭受更多出其不意的危险情况; 而马丁对危险的无法识别不仅说明他的感知能力减弱,体现了他的艰难处境,他已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潜在的危险。

3.3.6 总 结

虽然不同过程类型的参与成分不同,但都为“伪英雄式斗争”提供了事实依据。物质过程中,虽然及物性和不及物性过程中的动作者是马丁本人或是其身体部位,但分析发现马丁的动作没有对外界环境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相反,以环境因素为动作者的物质过程对马丁影响巨大,在生理和心理上极大地打击了马丁。心理过程中,马丁了解自己的艰难处境,但他没有能力积极面对; 关系过程中,马丁的惨状与环境的恶劣形成鲜明对比,他所做出的努力非但没有效果,反而带来创伤; 言语过程透露出马丁自我安慰与臆想的一面,在无法抗拒的自然力量之前,他看似英勇却毫无成效; 最后,存在过程将马丁所处的环境衬托出来,暗示了马丁无法走出危险的境遇。

4 结 语

《Pincher Martin》一文构思巧妙,主人公马丁不同于以往荒岛小说所塑造出的英雄形象,虽然他也与危险殊死抗争,但最终没有获得自救。小说的倒叙以及结尾防水靴的一幕,才使读者恍然大悟马丁所经历的都是其幻想出来的结果。这与他的性格不无关系:自私狭隘、阴险、临近死亡还不禁贪婪臆想生存的奇迹。从及物性视角发现,作者刻画的经验场面并没有与马丁的性格相悖,其中隐藏着马丁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脆弱以及环境给予他的重重磨难。仅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读者很容易把它看作马丁与自然的积极抗争。上述分析表明实则不然。可见,及物性分析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能挖掘更多主题性的内容,从作者的遣词造句中了解其选取语言结构、表达某种主题的意图。尝试将系统功能语法用于对文学语篇的分析,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有关主题的直觉意识提供了客观的语言实据。

参考文献